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36857
心脏病能导致心理异常吗?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第3期
     心理异常与心血管疾病有着不解之缘。统计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心血管病患者同时伴有心理异常问题!

    最常见的是焦虑症

    近段时间以来,刚步入中年的范女士总是担忧丈夫在上下班途中会被人抢劫或出车祸,担忧身体不错的父母会突然死去,整日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甚至夜间难以入眠或极易惊醒。

    为此,半年之间,范女士跑了多家医院,做过全面系统的检查,最终发现,有点发福的范女士患上了冠心病,由冠心病引发焦虑症,还好不算重。医生告诉她,用药物调整一下,注意饮食,适度锻炼,就问题不大了。

    医生的话让范女士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药物治疗控制住了冠心病,加上适度活动,范女士走出了焦虑症的困扰,失眠、担忧等精神上的问题也逐渐消失了。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

    汪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接人待物游刃有余,可这几个月来,汪女士心境很差,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对老公、孩子甚至平素喜爱的宠物狗,她都看不顺眼。并且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不愿意工作、更不愿意应酬,有时恨不得找个密室把自己藏起来。汪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她量了血压,这才发现,汪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正是因为患了早期高血压,汪女士才会比以前更经常地出现心慌、头晕、头痛、心烦等症状。早期高血压虽然不严重,但如果不加干预,会越来越厉害,而及时治疗则可防止病情加重,保护各脏器功能。

    慢性心衰患者易抑郁

, 百拇医药     据了解,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很多慢性心衰患者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愈后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出院不到一个月就又再进医院。

    有位46岁的女患者,三年前患上扩张性心肌病,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下岗,靠做小生意补贴家用,经济很困难。从病情来看,最好的方法是换心,但她换不起,也找不到合适的供体,只好一次次住院、出院。患者很绝望,觉得拖累家人,动辄不肯吃药了,常常说“让我死了算了”。

    统计资料表明,在重度心衰患者中,死亡率可达到20-30%,其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和癌症差不多。疾病折磨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患者出现厌世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情绪消沉,希望早点了断。这种消沉的抑郁状态,对患者有百害而无一益,只会加重病情。需要对症进行抗抑郁治疗和心理辅导,即使她的生命没法挽救,但减轻心理疾病,改善其生活质量,家人的心理情绪也会好一些。

    近年来,社会运作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都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往往容易并发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抑郁障碍等心理疾患也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心理疾病以外,有的患者还会患有强迫症、顽固性洁癖等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在关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关注心理疾病的对症治疗和辅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 百拇医药(谭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