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7944
608名中小学生掩饰性状况及相关因素(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
     [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中小学生的掩饰性状况度相关因素,使今后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思想教育更科学化,更有效。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某学校二至九年级,每个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的学生作答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08份有效EPQ的掩饰性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全体学生掩饰性为51.32±9.63;其中男生全体高于女生全体,干部高于群众,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掩饰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人群(女生、男生、干部、群众、全体)掩饰性分布具有一致性,均呈负偏态分布。二年级的掩饰性最高,五年级的掩饰性最低,六、七、八年级的掩饰性增高,九年级又降至到了次低点。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年级与五年级、九年级,四年级与五年级、九年级,七年级与五年级间掩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至九年级同年级的两个班独立样本t检验,掩饰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掩饰性与亲密度呈正的线性相关关系,与矛盾性呈负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北京作为大城市,中小学生不同性别的掩饰性差异在缩小,心理成熟在推迟,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家庭环境的差异、家庭成员间互动模式的不同影响着中小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

    [关键词]掩饰性;艾森克个性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小学生

    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决定了个体对社会、他人、自我、工作等态度的不同和行为的差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