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66937
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存在着普遍的抑郁情绪,Mancuso等对230例哮喘患者的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抑郁症状[3];国内的张岚,徐大华等通过对哮喘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发现,78%的患者有抑郁情绪[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16例哮喘患者中,有抑郁情绪者占49.1%,与Mancuso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Lazarus等人所提出的应激交互作用模型认为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处于应激情境与个体的身心健康之间,调节个体对生活实践的认知,并进行行为努力以缓解和调节环境对个体的压力,从而达到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积极的应付方式可对身心健康起重要的保护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损害个体身心健康[5]。本研究通过对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发现:哮喘患者的抑郁总分与积极应对分数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分数呈负相关,与Haghighatgou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对抑郁的回归显著,消极应对比积极应对的回归效果要显著。说明哮喘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特别是消极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其抑郁程度,与彭瑛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也发现哮喘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进入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说明哮喘患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他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关系密切。有效的社会支持能给哮喘患者提供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帮助其树立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其负性情绪。
, http://www.100md.com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重要资源,与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抑郁反应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8,9]。本研究发现哮喘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与抑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影响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应对方式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社会支持没有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而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说明社会支持对抑郁没有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应对方式对抑郁起间接的作用。这也验证了“缓冲作用学说”: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10]

    由此可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在哮喘伴发抑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而社会支持通过影响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其抑郁情绪。因此,我们在对支气管哮喘综合干预中,应考虑从多个环节、多条途径入手,既要培养其积极的应对方式,又要帮助其建立和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加大对抑郁情绪的干预力度,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好哮喘的目的。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Melissa Opolske, Lan Wilson. Asthma and depression: a prag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Clinical Practice and 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2005,1:18

    [2]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54

    [3]Mancuso CA, Peterson MG, Charlson ME. Effec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sthma patients. J Gen Interm Med, 2000,15(5):301-310
, http://www.100md.com
    [4]张岚,徐大华.哮喘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35-136

    [5]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和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6]Haghighatgou H, Peterson C. Cop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Iranian students. J Soc Psychol,1995,135(2):175-180

    [7]彭瑛,郭文斌,王国强.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230-231

    [8]Herman-Stahl, Mindy, Petersen, Anne C. The protective role of coping and social resource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6,25(6):733-775

    [9]Lamothe D, Currie F, Alisat S, Pratt M. Impact of a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 on the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1995,14:167-18

    [10]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94

    (收稿时间:2007-08-21), 百拇医药(宋玉萍 孙宏伟 孙玉英 王艳郁)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