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702928
重点理工科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
重点理工科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重点理工科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1.2.4 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4] 由62个条目组成,主要统计指标为解 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

    1.3 统计分析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182份,因填写资料不完整而剔除12份,有效答卷为170份 ,均排除重大躯体疾病,既往无精神病史,无严重认知障碍。独生子女64名,非独生子女10 6名;考试成绩为优秀的10名(5.9%),良好46名(27.1%),中等85名(50.0%),较差 19名(11.1 %),差10名(5.9%);来自城市100名(58.8%),农村70名 (41.2%);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 人供给的有153名(90.0%),学校或社会资助5名(2.9%), 勤工俭学5名(2.9%), 家人加勤 工俭学4名(2.4%),家人加学校资助2名(1.2%),家人加学校资助加勤工俭学1名(0.6%) ;每月支出(不包括每个学期的学费)300元以下的9名(5.3%), 300~500元70名(41.2%),500~700元55名(32.4%),700~1000元28名(16.5%),1000~2000元6名(3.5%),2000元以上2 名(1.2%)。
, 百拇医药
    2.2 测查学生STAI与地方常模[5]的比较 从表1可见,测查学生不论男女状态焦 虑、特质焦虑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均P<0.01~0.001)

    2.3 测查学生目前感觉最苦恼的事 出现频率较高的条目依次为:①学习压力大;②缺乏 学习动力;③学校的环境与我预想的差距较大;④个人感情问题;⑤经济压力大;⑥就业压 力大;⑦身体状况欠佳;⑧不喜欢所学的专业;⑨集体中缺少温暖;10人际关系紧张。

    2.4 测查学生PSQI总分情况 170名大一学生PSQI总均分为5.67±2.49,以PSQI总分<4和PS QI总分≥8.0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则18.42%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好,19.29%的学生 睡眠 质量较差,62.29%的学生居中。睡眠质量较差的结果明显高于国内的调查结果(13.93%)[6,7]

    2.5 高低焦虑倾向在应付分子分的比较 根据被试状态焦虑问卷得分,以得分<40分作为低 状态焦虑倾向组,以≥50分为高状态焦虑倾向组。低、高特质焦虑倾向组的筛选同上。然后 比较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应付因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状态焦虑组 和高特质焦虑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而自 责、幻想、退避应付因子分则显著高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P<0. 05~0.001)见表2。
, 百拇医药
    2.6 STAI与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睡眠各因子分、总分、年龄、性别、独生子 女与否、考试成绩、家庭类型、每月支出、应付方式各因子分等作为自变量,在α=0.05水 平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排除共线性因素后,按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计算,影响状态 焦虑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解决问题、性别、PSQI总分、自责,影响特质焦虑的因素为解决 问题、自责、PSQI总分,见表3。本研究结果提示:解决问题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解释 最强,也就是说常采用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焦虑的产生,而睡眠质量差 、采用自责应对方式可加重焦虑水平。本研究还提示女大学生更容易处于状态焦虑中。

    3 讨 论

    重点理工科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从中学时期老师、家长的呵护中转向对独立 能力要求较高的大学后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如与父母的分离,重新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适应新的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不同地区气候、文化的差异,这些都需要 新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另外高考这个重要的人生目标实现之后,很多人可能会感觉自己很 迷茫、没兴趣和没激情。因此,有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疲劳现 象。表现为个体的紧张、担心、不安、困扰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睡眠质量差(即状 态焦虑)。研究发现,应激后高特质焦虑者夸大了感受到的负性情绪(包括焦虑)、心理学 应激反应和生理反应更为强烈,对应激源存在较高的易感性[8]。应付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付方式是个体对环 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为努力[9]。而不同的人格,在相 同的环境 下,接受相同的应激源,其认知和应付方式也不同。本研究显示,高状态焦虑组和高特质焦 虑组较少采用解决问题、求助这些成熟的就付方式,而较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这些不成 熟的应付方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学新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焦虑情绪反而就会越来越重 ,同时也会影响睡眠质量。若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就越能及时化解困境,减轻焦虑。有些大 学生深知考上重点理工大学之艰难,因此做事追求目标高,往往超出自己的能力而不能实现 ,进而产生自责心理。自责容易使人的自尊、自信心降低,让人产生沮丧,悲观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仅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困扰,也会使他们丧失社交活动的兴趣,在社会交往中处 于劣势[10]。调查中发现,女生更容易有焦虑的体验,可能与女生在并不擅长的理 工类学业 中所承担的压力更大有关,因为女生一方面思维方式与男生不一样,另一方面也有来自舆论 方面的压力,认为女生难以学好理工专业。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新生在适应期的心理状况,在大学新生刚刚进入校园就应 该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使预防优先于干预,咨询优先于治疗。要全面提高新生的整体素质和 个性的发展,使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格达成共识,指导学生必须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困境,不能让懒散和不自信蚕食自己的表现机会,建议新生入学后 ,就要开始做人生规划,找到自己的理想,根据自己的理想、性格、天赋来确定自己的兴趣 和将来适合的职业,多尝试、多行动、多学习。采取有效的认知应对策略其意义是使学生改 变应激源,以使变得威胁较小或变成挑战,把情绪基调训练成兴奋、期待和征服。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

    [1]Twenge JM. The age of anxity? Birth cohort chage anxiety and neuroti cism, 1950-1993. Joru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79(6):1-7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 999:31-34

    [3]潘集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行为医 学量表手册(特刊):104-106

    [4]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 -115

    [5]郑晓,舒良,赵吉风,等.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3,2:60-62
, http://www.100md.com
    [6]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28

    [7]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7,11(1):25-27

    [8]WoffordJC. Cognitive-affective stress response:effects of indivd u al stress propensity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of strain. Ps ychological Reports, 2002,88:768-784

    [9]王淑燕.主观幸福感测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10]蒋少艾,戴嘉佳,蔡太生.人格特征、应付方式与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相关研 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66-67

    (收稿时间:2008-04-05), 百拇医药(曾伟杰 牛志萍 侯云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