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特征
![]() |
第1页 |
参见附件(2292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特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概念认知、条件认知、调节方法认知三项认知特征,以求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临床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以94名特困大学生为被试。结果①特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在71.28~79.04间。概念认知、条件认知、方法认知之均数±标准差值分别为2.14±0.65、1.35±O.48和2.41±1±39;②在性别、学科因素上,特困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自评水平和各认知特征上差异不显著;性别与学科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特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各认知维度上性别差异、学科差异均不显著,性别与学科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无论性别与学科,特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现相同的特征,即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呈中等偏上,对概念认知、条件认知在各维度上总体趋于平衡,但却采用着单一的调节方式。
[关键词]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认知特征;问卷;特困大学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2KB,3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