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儿童,1历史渊源,2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与应用,3评价和展望
赖小林 巢东蕊 丁成文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又称箱庭疗法,是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方法。具体是指在治疗师静默的陪伴下,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沙具(玩具)的架子上,自由挑选沙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容器(沙盘)里,创造出一幅场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由治疗师结合来访者对作品的解释去分析来访者作品的象征意义。
1 历史渊源
沙盘疗法的创始人是瑞士的Kalff,最初渊源于英国作家W ells于1911年出版的《地板游戏》(Floor Games)一书。若干年后,英国的儿科医生Margaret Lowenfeld受该书启发,于1979年创立了“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随后,很多心理学家对该技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世界技法”向两个方向发展:卡尔夫将这一方法与荣格心理学相结合,于1954年创立了沙盘游戏,奠定了今天沙盘游戏疗法的雏形,她还主张将该技术用于心理治疗,且将治疗对象扩大到成人;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主张将该技法标准化,并将其应用于测量和诊断,以Bhler和她的世界测验(World Test)为代表。后来的相关研究也大体上循着这两个轨迹进行。沙盘游戏疗法自萌芽至今约1个世纪,在当前国际上影响广泛,它源自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但现在发展到将多个学派、多种方法相融合,在心理教育和治疗的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2.1 研究总体概况 从沙盘游戏的使用领域来看,沙盘游戏最初应用于临床,近10年才被引入学校;从使用价值来看,该技术既可以用于治疗,也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作为正常人的心理保健方法;从适用人群来看,沙盘游戏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适用,主要适用于儿童。从使用方式来看,沙盘游戏最初用于个案研究,最近开始尝试团体沙盘游戏的应用。
最近十几年,沙盘游戏才传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张曰升教授开始介绍日本沙盘游戏治疗的情况,在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进行相关研究。从1998年开始,申荷永教授、高岚教授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的几所幼儿园建立沙盘游戏室,进行沙盘游戏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在台湾,梁信惠博士1996年开始推广这一治疗技术,并于2002年成立台湾沙盘游戏治疗协会,沙盘游戏室也相继在中小学建立。
沙盘游戏的应用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有关沙盘游戏的实证性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致力于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标准化,发挥该技术的诊断功能。另外一些研究则侧重于发挥沙盘的治疗功能,将沙盘应用于心理治疗和教育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0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