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期间医护人员的认知、心理状态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赋值,传染病,1对象与方法,2结果,1甲流认知情况,2心理状态分析,3讨论
武涧松 闫 涛 彭石林
2009年 5月甲型 H1N1流感(简称“甲流”)开始在全球蔓延并进入我国,疫情发展迅速,8月进入聚集性病例暴发阶段,形势严峻[1]。对于这种新型流感,人类缺乏了解,疫情发展尚难预测[1-2],抗甲流医护人员身处一线,直接面对患者,处于高危状态,感染风险和心理压力很大。为总结经验,提高类似突发疫情条件下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安全防护能力,我们完成了对 2009年 5-9月 143名高危医护人员甲流认知和心理状态调查的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样抗甲流医护人员 143人,年龄 18~ 52岁,平均(35.86± 9.45)岁,为高危组,根据暴露风险大小依次分为 3个亚组:Ⅲ级发热门诊 19人(A组),Ⅱ级急诊科 52人(B组 ),Ⅰ级呼吸科病房 72人(C组);抽取内分泌病房医护人员 41人为对照组 ,为 0级 D组。4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分布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评价工具 参考标准心理量表[3],自行设计“医护人员甲流综合问卷”,内容包括 3个部分:①一般情况:记录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学特征;②甲流认知: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消毒防护和治疗措施 5个因子,每项因子涉及 8个问题,单选 /多选 3∶ 1,单选赋值 1分,正确=1,错误=0,多选赋值 2分,全对 =2,少选=1,错选=0,共 50分;③心理状态:含焦虑、抑郁、食欲、睡眠、注意力、思维、意志、安全感、无助感、工作状态 10个因子,10个单选 ,赋值 1分,无=0,有=1,20个等级问答,参考 Likert-Scale[4]法 ,采用 3级评分制,根据现象严重程度依次赋值,无=0,有但不严重=1,比较严重=2,共 50分。
1.2.2 调查方法 由医务部组织调查,4名经统一培训的主治医师为调查员。采取集中现场自填的方式,发放问卷,宣读指导语,讲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相关条目做解释。调查者间的一致性系数初测为 0.903~ 0.918。每月中旬实施 ,问卷全部当场回收,回收率为 1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进行均数比较,两两比较用q检验,多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 果
2.1 甲流认知情况
2.1.1 高危医护人员甲流认知特点 以初次调查为基准,主要表现为 3个特点: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 2个因子评分最高,但满分率低(24.33%),认识不全面,30.56%认为胃肠道症状不能成为甲流的首发症状,37.17%认为血象高可以除外甲流,44.84%治愈标准[5]不清;②流行病学、治疗措施评分较高,传染源、传播途径、潜伏期、高危人群、达菲治疗方案的正确知晓率为 95%以上,但对于更深入的问题认识模糊,按错误率依次是密接者定义、气溶胶传播特点、病毒生物学特点、达菲治疗时机、传染期;③消毒防护评分最低,68.62%答题正确率低于 5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5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