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45025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
关键词:常规,规范,康复,1对象,2方法,3疗效评定,4统计处理,2结果,3讨论

     尹焕新 孙德生 李亚红 马 瑶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

    尹焕新①孙德生 李亚红 马 瑶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对74例入选病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心理干预组加用规范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3、6周末抑郁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56,8.53,P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本科室2009年2月-2010年5月住院病人,共计74例。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 I检查证实;②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③入院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30分[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分[5];④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与家族史以及智能低下、癫痫、脑外伤或其他脑病史者以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⑤排除失语及不能理解交谈者。将74例病人完全随机分为规范的心理干预组和常规的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规范心理干预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65.3±7.6)岁,病程(1.2±0.4)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64.4±7.2)岁,病程(1.1±0.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时间均为6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心理干预组采取规范的心理干预,每周3次,每次25~30分钟,连续6周。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治疗的前提,护理人员要关心、接纳、尊重患者,态度要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把患者当做亲人来对待,以取得患者信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3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