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45045
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1对象,2方法,3统计处理,2结果,1五年制医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2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3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3讨论

     李佳媚 吴思思 李珊珊 姜 峰△

    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李佳媚①吴思思②李珊珊①姜 峰①△

    目的 探讨五年制医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以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55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五年制医学生的总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平均分为3.44;②五年制医学生内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8,P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山西医科大学大一至大四五年制专业医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550份,其中有效问卷492份(94.6%)。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表主要用来考察被试者的年龄、性别、专业等基本情况。

    1.2.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采用龙立荣等根据CDM SE(Taylor和Betz按照Cites的职业选择能力的框架,结合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的思想,建立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1510)制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4]。该量表采用5点记分,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计1~5分[5]。经检验,该量表在各个维度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4~0.8098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66;各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均在0.511~0.601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56。该量表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6]。

    1.2.3 心理控制源量表分为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6]。该量表由Levenson于1981年编制,反映了心理控制构成中3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0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