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4年第1期
编号:144844
护士人格特征的元分析
关键词:护理人员,效应,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黄志平 廖 扬 张 杰 刘旭峰 胡雪慧

    护士出色的护理工作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作为典型的人岗匹配效用模式,在现代护患关系中,使人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护理人员人格特征的重要性。研究显示护士工作绩效的好与坏,不是简单地归为主观上不努力,而应考虑到护士本身的个性特征是否与职业相协调。人格特征与护理岗位特征匹配成为重要的问题。

    在招募、聘用护士,挑选适合护理工作的人格特征的候选者时多用心理测量的方法。而在现研究中发现,使用的人格量表不少,即使是同一份人格量表,结果报告也不尽相同,比如16PF。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也常常可以发现有些护士拥有比其他护士更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更多的职业兴趣,但工作绩效却不理想。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哪些因子的人格特征是从事护理工作人员所应该拥有的,即人格特征与岗位绩效匹配的问题。同时,护理工作的经验因素在护士的人格特征与护理职业角色人格适应的影响问题。此外,现在有关大部分对护士或护理生人格特征的研究都是在不同护理岗位之间进行比较,如优秀护士和一般护理人员、不同科室之间的护士、不同职别的护士、一般护士与在校护理生或护理实习生等的比较,尽管可能参照的常模一样,但依旧无法较为全面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鉴于元分析是一种综合多个研究结果的分析思路,本研究尽可能寻找以应用16PF人格测验研究护士人格特征的文章,包括学位论文,对其进行了一次护士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以期能回答:①护士16PF 测验结果中哪些因子可以作为在招募、聘用、晋升和评价护士工作的重要人格特征指标,其指标的平均效果值在什么水平;②护士的人格特征与职别、年龄和护龄的关系,回答这些指标的职别效应,年龄效应和护龄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护理工作岗位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及选取标准 通过GOOGLE 学术搜索检索1991-2010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护士”或“护理生”、“人格特征”和“16PF”,再使用CNKI 中文文献系列数据库中文检索词来检索1991-2010年的全文文献,使用同样的检索词,最大限度的收集文献,确定文献的纳入标准如下:①研究对象是女性护理工作人员:在校护理生、毕业护理生、实习护理生、护士、护理师等;②使用16PF人格量表为调查工具;③报告了完整的16PF 全部因素得分;④给出该群体的平均年龄和平均护龄;⑤调查时间为平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0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