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二学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
关键词:支持系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4建议
李 冰
自尊又称为自尊感或自尊心,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1]。国际自尊理事协会执行理事长Branden 认为,自尊是我们与生活相适应,并且与生活的要求相适应的感受,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生活权利的意志[2]。赵冬梅等人在研究大专生的自尊时指出,自尊一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信任,对我们应付生活和挑战能力的信任;二是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有追求幸福权力的信任;对我们自身的价值,对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享受劳动果实充满信心[3]。自尊是人类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对人类的生命进程起着重要作用,自尊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自尊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并且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是一个人正常、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与社会接触所形成的联系,并且在这种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中维持其认同,获得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或服务,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社会支持系统包括3个维度,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不少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个人的压力,增强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其所提供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能够有效的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在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国外学者库利认为,自尊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来自他人的积极的关注形式,如赞许、尊敬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赞许和尊敬可以被称为社会支持[5]。邵淑娟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2],杜富裕等的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6]。而其他的关于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大学生的,如张奇、王锦的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7]。相关研究大多数都表明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自尊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自自我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来自外界的认可特别是重要人物的认可与赞许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认可与赞许会使得个人感觉到自我的价值,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自尊水平,因而自尊水平与社会支持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对于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有许多相关研究,尽管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测量工具不同,但是都不同程度的表明了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尽管自尊与社会支持的这一研究方向有了许多成果,但是纵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探讨的是大学生以及重点中学的学生或者是医生、军人以及教师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6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