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4年第1期
编号:144866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气质类型的关系
关键词:人际,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张德亮 管培雯 孙宏伟

    随着西方心理学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以及近几年国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水平也在逐渐加深。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指标,受到了许多学科的广泛关注。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

    在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上,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外控与抑郁呈正相关,而内控者则体验到较低水平的消极情感[2-3]。余鹏等人的研究表明,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负性事件的内在一外在性维度、整体一局部维度、可控一不可控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马存燕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归因风格多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年级和性别差异不显著,从而总体上内控组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外控组[5]。

    在主观幸福感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上,有学者认为,人具有快乐或不快乐的基因素质,气质的差异导致个人体验SWB 的水平不同[6]。姜永杰,白蕾等人的研究得出,不同气质类型群体在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8个因子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7]。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归因方式和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进行研究,使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W 医学院抽取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100人,麻醉专业的学生50人,护理专业的学生40人,共190人。发放问卷190份,收回185份,有效问卷171份(90%),被试基本情况,性别:男48人(28.1%),女123人(71.9%);专业:临床90人(52.6%),麻醉48人(28.1%),护 理33人(19.3%);独生子女:独生63人(36.8%),非独生108人(63.2%);家庭背景:贫穷30人(17.5%),中等136人(79.5%),富裕5人(2.9%)。

    1.2 方法

    1.2.1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8]该量表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段建华修订,Fazio 编制。本量表共有33 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本量表共有6个分量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8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