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及内隐态度
关键词:负性,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吴 微 陶 嵘 陈婷婷 白汉平
羞怯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以及/或者抑制,是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1]。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羞怯个体相比正常个体,会报告出更多的焦虑、羞耻、自罪、抑郁、不满等负性情绪[2-3]。
在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中,Gross 的情绪调节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得到广泛认可。Gross 认为情绪调节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但在一定的情景中会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分,其研究表明,心境障碍患者及焦虑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4-5]。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在大学生中抑郁情绪与不适用的情绪调节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另外,情绪调节也受到个体无法内省识别的对情绪调节本身的评价影响,这种无意识的评价可以影响个体对情绪调节这一心理过程的喜好、思考和行为,而这个过程被定义为情绪调节内隐态度[7]。在对抑郁和焦虑个体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程度与焦虑程度越高的个体,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越倾向于表达型[8]。
那么,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与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羞怯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会不会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武汉市某大学随机发放大学生羞怯量表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1份(92%)。选取在羞怯量表上得分前27%的大学生作为羞怯大学生,选取得分后27%的被试作为非羞怯大学生,得到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各81名。对所选取的162名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的施测,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羞怯被试77名,非羞怯被试79名,其中男生46名,女生110名。最后,电话邀请该156名被试参加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
1.2 方法
1.2.1 大学生羞怯量表 本问卷采用王倩倩《大学生羞怯量表》,问卷共17 道题目,采用5 级计分制,分数越高,羞怯程度越深,其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3[9]。
1.2.2 情绪调节方式问卷 本问卷采用黄敏儿根据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改编而成的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其量表采用5 级计分,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鄂玲检验该问卷的信度为0.91[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61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