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五人格、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关键词:神经质,维度,1对象与方法,2方法,3统计处理,2结果,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心理资本的特点,2大学生人格,生命意义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大学生人格,4心理资本在人格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3讨论,1大
周芳洁 范 宁△ 王运彩
①中国.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2 E-mail:fanning1979@gmail.com ②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 455002 △通讯作者E-mail:ningfan@hbu.edn.cn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而生命意义感作为生命教育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探讨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体验,是人们想要达到目标的决心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过程[1]。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2]。大五人格是近年来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修订后的五因素人格理论包含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本研究从人格角度入手,探讨不同人格的个体生命意义感的状况,可以更深层面揭示生命意义感的内在差异。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广泛开展,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幸福与发展,也成为心理学发展的新浪潮。根据Luthans[3]的定义,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心理资本强调“你是谁”及“你想成为什么”[4]。它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5]。心理资本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自我效能即自信,是个体能够在面对困难挑战时积极行动并力争成功。韧性是指个体从逆境、挫折和失败中,迅速恢复并积极转变成长。希望是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积极能动状态。乐观是个体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并积极归因的习惯[6]。本研究亦采用这四要素的观点。
大量研究证实,积极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7],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生命意义感与自尊、容纳他人的总体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与特质焦虑有显著负相关[8],且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调节作用[9],生命意义是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指标[10]。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格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命意义感,而心理资本的内在因素,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均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发展自我效能感是获得生命意义感的方式之一;希望乐观也是高生命意义感的具体表现,不同人格特征也会同样影响心理资本的得分。因此本研究探索三者内在联系,假设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人格和生命意义感,分析变量的相关关系,以实证探究三者内在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061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