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150
痴迷“三农”事业的老人——郭书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中国保健》 2007年第1期
痴迷“三农”事业的老人——郭书田
痴迷“三农”事业的老人——郭书田
痴迷“三农”事业的老人——郭书田

     1

    1992年8月14日,郭书田在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司长的岗位上度过了他的61岁生日。在此之前,他曾多次找到部长刘中一和分管副部长马忠臣,要求办理离休手续。

    这位党龄超过40年,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了43年的花甲老人,终于在“超期”了一年又两个星期后盼来了部党组宣布批准他离休的决定。他立马将文件和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并请求:一不返聘,二不留办公桌,三不开欢送会。交接完后他干净利索而又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他那宁静而又温馨的家,想自此过过洒脱赋闲的生活,享享天伦之乐。离休初始,他除了诵诗书画外,有时也到古玩市场走走,并购买些古钱币回家把玩欣赏。日子倒过得悠闲自在。

    但郭书田疏忽了一个事实:作为一位一直在农业领域工作了40多年的政府官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三农”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方面,他的深厚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使他声名远播,他的丰厚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贡献,怎么可能随着他那官场的隐去而从社会和历史中消匿?清闲没多久,他家的电话铃声便频繁地响了起来,各种国际国内理论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的请柬,各种学会协会理事会,各高等学府及党校和干部学校的聘书、邀请函纷至沓来。此时他才悟到,从一出生就没离开过“农”字的自己,学的是昆虫学,干的一直是农业工作,原来压根儿就无法割舍自己与广大的农民兄弟,与农村那块宽广厚重的土地,与那条古老的农业产业链的真情和厚爱。于是,郭书田又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门,投入到了令他痴迷的“三农”事业之中,一走又是15年!至今,仍像陀螺一样,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不停地旋转着、忙碌着、奔波着。
, 百拇医药
    郭书田喜欢农村,热爱农业,愿为农民服务。离休15年来,他足迹几乎遍及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东、中、西部地区,他调查研究,他以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经济学家的道义感,坚持说真话,反映真实问题,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鼓与呼,表现出了他的大无畏的精神和远见卓识:

    1996年8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召开农民负担问题座谈会,郭书田在会上讲了三点:一、农民负担重的根子在中央的有关部门,因此要煞源头;二、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应标本兼治,通过税制改革,根本解决农民的税外负担,改变目前“取大于予”的局面;三、下决心精兵简政,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彻底解决目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局面。

    2000年2月23日,郭书田等五位专家学者,再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议:改革农业税制,取消农林特产税、屠宰税、教育附加、三提五统、农民两工等,改革乡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三天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和副总理温家宝作了批示并印发国务院各位领导参阅。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实行农村费改税。
, 百拇医药
    此后,郭书田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密切注视着中国农村这一重大的改革进程,多次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老专家就农村热点问题向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关于推动农业“走出去”和开展农业外交的战略思想及建议》,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给外交部长、外经贸部长和农业部部长研究协商落实;尽快制定《农村合作法》的建议。促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完善粮食购销体制的建议,促成了粮食直补政策的出台;发展奶业的建议,使中国奶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的防止出现“黄宗羲定律”的建议,直到今日仍警醒着人们改革要注意免陷历史覆辙……

    郭书田等的努力和呼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使郭书田兴奋不已。促使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发奋有为地为农服务。有人作了这样一个统计:仅1992年至2003年11年间,郭书田每年发表的有关农业方面的文章达392篇有168万字之多,平均每月3篇,万字以上!

    2
, http://www.100md.com
    元旦前夕,笔者见到了郭书田老人,他虽耄耆之年,依然身体健硕,思维敏捷,并透着一股亲和力,让你一见到他立马感到他是位慈祥好接近的可敬之人。他给我带来一本2006年3月完成的题为《生物质产业与农村发展和能源建设研究》的课题报告书。老人见我一脸的茫然,微笑着解释说,当今我们使用的是以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但因资源日益枯竭,而且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所谓生物质能就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植物中的能量。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品种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于50亿吨左右标准煤,是目前我国总能耗的2.5倍左右。目前我国农村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是能源作物、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但是目前农村地区57%的能源来自于薪柴和农作物秸秆,采取传统的燃料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而且造成大量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和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大量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导致疾病和疫病的传播,危害人体健康。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有助于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活条件,并为替代化石能源开辟新的渠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 百拇医药
    为此,郭书田为生物质能的开发建设,奔波于四川、广西、新疆等地的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的成功经验,调研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他的这种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自然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郭书田他们3月完成的课题研究,8月就得到了回应,2006年8月19-20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召开了全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会议。虽然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尚在初始阶段,但已得到了多部门的重视,并提到了议事日程,有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明前景。

    郭书田老人诚挚地提出,不要宣传他,多宣传宣传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个老知识分子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渗透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让人心动,使人仰慕。

    3

    郭书田老人痴情“三农”事业,从1949年至1992年,在农业领域耕耘了43年,从1992年到2007年,像一位尽职的志愿者,又为解决“三农”问题奔波了15年,他像一头拉犁耕田的老黄牛,辛勤劳动贡献多多。但毕竟75岁高寿已不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了。我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
, 百拇医药
    老人淡然一笑,深情地说道:“今年‘七一’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三句箴言,我十分赞赏,成为我的座右铭,并且坚决身体力行。”

    老人说,离休以后,他享受了全额工资和医疗费用的待遇,而且发给带国徽的离休证,乘地铁和公交车以及参观公共场所等享受免费待遇,他感到这是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他欣慰。

    离休以后,他还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应邀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讲学或到各地农村做实地考察,乘坐的飞机或火车,住的宾馆以及用餐,大部分是由邀请单位负担的,基本上不要自己花钱。在参加这些活动中,既有“输出”(发表意见),更有“输入”,而“输入”又大于“输出”——了解了不少实际情况,总结了不少地方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吸收了有益的营养,实际上等于给自己思想充了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接触实际少的缺陷,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够较好地贴近实际,与时俱进,基本达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要求。在2006年里,他被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中国老教授协会评为“优秀科教工作者”;被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他觉得自己得到这么多的关爱,这样多的荣誉,受之有愧,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因此,他又从内心十分的感激。
, 百拇医药
    郭老说,年事日益上升,健康日益下降,年龄不饶人,这是客观规律,难以抗拒,所以不能不服老。但生命在于运动,包括脑力和体力,都需运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 延缓衰老。由于历史的积累,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传承我国的传统文明使之发扬光大,是作为一个长辈应尽的责任。所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还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有限的年华里,尽量多做点实事、好事、有用的事。他特别提到,以往,对家人关爱得不够,贤慧的妻子孙美莉挑起了相夫教子的重担,对他的事业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他的一双儿女也很争气有出息,孙辈懂事、聪明、可爱,没让他操过心,他感到满足且愧疚,他说,他要减少社会活动,多照顾照顾老伴,多给儿孙们尽量多的关爱,有生之年尽享天伦之乐。

    有才有德更让人崇敬的老人郭书田,他不仅有专家学者的本色和风度,更有慈祥老人的高风亮节。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祝他家庭幸福安康!, http://www.100md.com(顾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