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83997
胸前导联ST段降低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5日 《中国保健》 2009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197-01

    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这一关系,笔者对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82例均为初发,按WHO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44-80岁。按胸前导联有无ST段压低分为两组:ST段压低≥0.1mV为ST段压低组,ST段压低<0.1mV为非ST段压低组。

    2 结果

    2.1 82例中出现ST段压低共48例,其中20例ST段压低于24h内消失,6例于48h内消失,5例于72h内消失。

    2.2 ST段压低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T段不压低组,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低血压、心力衰竭差别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ST段下降程度成正比。ST段压低小于1mV 6例(12.5%),出现并发症者占16.69%;ST段压低1~1.9mV 13例(27.08%),出现并发症者占30.76%;ST段压低2~3.9mV 24例(50%),出现并发症者占75%;ST段压低大于4mV 5例(10.42%),出现并发症者100%。

    3 讨论

    3.1 大约1/3~1/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胸前导联ST段压低,多发生于梗死后最初几小时,多数于48~72h内消失。

    3.2 以往多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系梗死部位ST段抬高的镜像,无临床意义。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此现象为多种原因:可能为相应部位心内膜下缺血;前壁无Q波心肌梗死多见于下壁心梗范围扩大波及到左室后侧壁、室间隔下部后1/3、下后壁、左室膈面。因此,左室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增多。本文观察结果显示此类患者心律失常、持续性低血压、心力衰竭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者,其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

    3.3 下壁心肌梗死ST段不压低组有4例于住院期间出现再发下壁心肌梗死,提示ST段不压低者易出现再梗死,可能由于下壁受累病变动脉较细小,分布范围局限,血流速度缓慢所致,应引起临床重视。

    [收稿 2008-12-09], http://www.100md.com(闫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