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75668
糖尿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 - 081 - 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糖尿病患者有一个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给予CES-D评分后,进行心理分析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和年龄 本组38例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6岁。入院时给予CES-D评分,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得分是25.32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1.2 心理分析 根据CES-D评分情况,我国正常人群平均得分是11.25, 而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得分是25.32分,这说明患者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如忧虑、孤独、多疑、自卑、厌世等心理问题。现代医学证明,焦虑、易怒会致使交感神经兴奋,使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导致全身的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血糖增高,促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

    2 护理对策

    2.1 收集心理信息 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家庭环境等。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运用的方法有侧面观察法、直接和患者交谈法和患者家属交谈法、心理问卷法。

    2.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通过诚挚而具有同情和说服力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疏导、解释、安慰、暗示等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重视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培养自己果断、耐心、容忍等品质及敏锐的观察力,以熟练的技术,礼貌庄重的言行举止等良好的个人素养,来争取病人的信任,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2.3 加强卫生宣教 让患者知道,糖尿病虽目前不能根治,但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科学的应用药物,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能如健康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长寿。

    2.4 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愿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实施有效的护理。

    通过38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实践,认识到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解释、预测和控制病人的心理变化,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疾病的康复。, 百拇医药(徐英华 徐舒华 杨友丽 刘丽君 卞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