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2745314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6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中国保健 2010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0 - 45 - 02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科68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病人中,肥胖30例、糖尿病10例、贫血8例、咳嗽5例、滞产5例、使用电刀者10例。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近年来随着妇女肥胖人群的增加,剖宫产率的增高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加。为寻找原因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率,特总结了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近2年间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6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我院妇产科经腹手术2125例,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68例,发生率0.032%。其中妇科手术41例,其中子宫切除术2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宫外孕手术2例。合并肥胖23例、糖尿病5例、中度或重度贫血6例、术后咳嗽3例、无合并症4例。使用电刀者19例。剖宫产手术27例,其中二次剖宫产纵切口5例、一次剖宫产纵切口3例、其余均为横切口。合并肥胖11例、糖尿病5例、中度或重度贫血4例、滞产3例、妊娠水肿2例、术后咳嗽2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后3~7天切口出现黄色渗液,或血性渗出液,量不等,混有脂肪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边缘无明显红,肿,热,痛,渗液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大部分病人体温不高,一小部分病人体温升高,但亦不超过38.5℃,68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术后3天腹部切口有淡黄色渗出液时,应仔细检查渗液部位及范围,如渗液较少,范围小,应及时挤出渗液,辅以微波理疗20分钟,每日2次,渗出液较多则需拆除该处缝线,用甲硝唑冲洗创口,局部敷以庆大霉素,加引流条充分引流并每日换药,待创口新鲜后对齐创面用无菌蝶形胶布加压拉合,对体温增高者,腹部切口无渗出物者,腹部切口B超,及时寻找原因,发现有积液者及时拆除缝线,局麻下清创,进行二次缝合,对拆线时发现或出院后才发现有渗出物者,在严格消毒,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后,换药第3天,行二次缝合,然后输注白蛋白辅以支持治疗。

    2 结 果

    68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一般情况尚可,无一例脂肪液化复发,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自发现切口脂肪液化至拆线平均住院12天,最长住院19天,出院后1个月随访切口愈合良好,无异常。

    3 讨 论

    3.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根据病人切口的临床表现,脂肪液化一般可明确诊断,笔者的体会是:(1)多于术后3~7天发生,表现为皮下组织游离,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黄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无异味。(2)切口无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3)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病因讨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如下:(1)成人皮下脂肪属于黄色脂肪组织,本身血运差,愈合力低,而肥胖使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在加上术中对脂肪组织的损伤,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无菌性坏死,产生渗液,影响伤口愈合。故肥胖易发生脂肪液化[1]。(2)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和再生机制受到破坏,抵抗力低下,修复能力低下,导致手术切口易感染,愈合力差。(3)妊娠水肿、滞产患者手术操作困难,使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增加,且肿胀的脂肪组织术后不易吸收,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4)术后咳嗽,可使腹压增加,腹部切口(尤其腹部纵切口)张力增大,不利于刀口愈合。(5)局部电刀应用不当,也可以使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差的脂肪组织发生液化。(6)自身愈合能力低下,如合并贫血,极度营养不良,基础疾病使切口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导致脂肪液化发生切口裂开。(7)切开与缝合技术也是影响伤口愈合不可忽视的因素:脂肪组织的反复切割,缝合过紧,过密,过松,漏缝,留有死腔,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有关[2]。

    3.3 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积极的预防措施仍然是有效的,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术前积极调节血糖,待血糖控制接近正常水平时在手术;对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前术后给予止咳化痰治疗。对妊娠水肿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使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者可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以及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合理应用电刀,严密观察产程,对滞产者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患者可给予输新鲜血浆,白蛋白来改善人体机能,对于肥胖患者腹部切口的选择有不同意见,临床以为如沿下腹部横褶作切口,该处温暖潮湿不通风,伤口易感染,故有人主张[3]下腹部横切口应在脂肪横褶以上,以避免上述缺点。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主张沿脂肪褶切开皮下脂肪,临床并未发现伤口感染率增加,他们以为可能的原因是在脂肪横褶处脂肪层较腹壁其它处薄,有利于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 古丽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4):25.

    [2] 杨振平,王荣梅,李淑波.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1例防治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321.

    [3] 吴河水,黄文广,史显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附95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1):680., 百拇医药(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