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36350
1401例农村新生儿听力状况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2144KB,3页)。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115 - 03

    【摘要】目的 通过对辖区农村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了解听力状况,发现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用丹麦产耳声发射仪, 于出生48小时后进行听力筛查,对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42天内应用耳声发射仪和MB11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分别进行测试,如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婴儿3个月内到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进行确诊,分析高危因素。结果 对2008~2009年度在我院出生的1401例农村新生儿听力初筛,1102例通过,通过率为78.66%,未通过率为21.34%,其中单耳未通过率为9.92%,双耳未通过率为11.35%;复筛266例,复筛率88.96%,复筛通过率97.74%,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本辖区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4.28‰。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听力损害,早诊断,早治疗,是一种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听力筛查;新生儿;农村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利于对听力障碍患儿及时给予诊断、治疗和干预,确保听力障碍患儿“聋而不哑”,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为了解本地区农村新生儿听力状况,本课题就2008~2009年度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01例农村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分析,在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和听力障碍儿的相关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并进行听力筛查的辖区内农村新生儿1401例,男性711例,女性690例; 自然分娩703例,剖腹产698例;胎龄≥37周1308例,<37周93例;Apgar 评分≥8 分1322例,≤7 分79 例;出生体质量>2500g1307例,<2500g94例;第一胎727例,≥2胎694例。

    1.2 筛查方法用丹麦产耳声发射仪, 在环境噪音低于40分贝的听力筛查专用房内,于出生48小时后进行听力筛查。新生儿处于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下,由从事耳鼻喉科或听力筛查的主治医师进行测试, 测试前常规用小棉签清洁外耳道, 以防耳道分泌物影响测试结果。两耳分别测试, 轻轻向下拉新生儿的下耳垂,旋转探头塞进耳道, 筛查仪自动显示“PASS”为通过, 出现“REFER”者重复2~3 次进行测试。对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42天内应用耳声发射仪和MB11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分别进行测试,如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婴儿3个月内到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进行确诊,并跟踪随访。

    1.3 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听力筛查结果共有1401例新生儿接受了初筛,1102例通过,通过率为78.66%,未通过率为21.34%,其中单耳未通过率为7.78%(109/1401),双耳未通过率为8.99%(126/1401);299例需复筛,实复筛266例,复筛率88.96%,复筛通过率97.74%(260/266),6例复筛仍为阳性,其中单耳阳性4例,双耳阳性2例,追踪随访均确诊为听力障碍,本辖区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4.28‰。

    2.2 听力筛查阳性新生儿性别、胎次、分娩方式比较从表中显示初筛无显著性差异,6例复筛阳性比较第一胎4例,≥2胎2例,有差异性,性别与分娩方式均占一半,无差异性。见表1。

    2.5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因素6例确诊的病例其中3例为胎儿窘迫,1例合并脐绕颈,1例合并胎膜早破,另外3例分别为重度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窒息并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

    3 讨 论

    3.1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和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缺陷,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20%,是出生缺陷病因之首。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这些听力障碍儿得到早期诊断,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前能得到适当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听力障碍引起的语言残疾。根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1],国内相关报道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2.41‰~9.52‰[2,3],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则可达20‰~40‰[4]。目前0~6岁听力障碍儿有74万,而且以每年2~4万的数量递增[5]。近年来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国内各地区先后在开展工作。我院2008~2009年对辖区内农村新生儿开展听力筛查,资料显示听力障碍儿6例,发生率为4.28‰,与国内调查结果接近,发生率较低与研究病例量少及复筛率还不够高有关。

    3.2 本地区农村新生儿听力状况本课题研究显示:本地区新生儿听力状况体现出“二低一高”,即初筛通过率低,为78.66%,复筛通过率高,为97.74%,听力障碍发病率低,资料显示听力障碍儿6例,发生率为4.28‰。高危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高于初筛,生后早期初筛未通过的大部分病例在以后的复查中通过。这与有相关报道相符,随诊中未发现存在听力障碍,多见于轻、中度听力损失和发育正常的婴幼儿[6]。分析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测试时患儿不能配合,由于自觉不适活动过多;(2)部分患儿外耳道生后被羊水、胎脂等物质阻塞,耳塞未能完全插入外耳道;(3)耵聍堵塞外耳道,胚胎间叶组织存留于中耳鼓室或乳突腔,或由于个体差异出现听神经髓鞘化的延迟所致[7]。(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的听力障碍,随着病情的好转,听力障碍也逐渐好转[8]。(5)早产儿随着胎龄增加,听力发育逐渐成熟。

    3.3 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相关因素比较课题对初筛阳性相关因素比较显示性别、胎次和分娩方式无差异性,但胎龄、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有差异性,其中胎龄<37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这与胎儿未成熟、围生期易并发低氧血症、呼吸暂停、酸中毒及高胆红素血症有关;体质量< 2500g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明显高于体质量≥2500g的新生儿,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有关;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明显高于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与耳蜗及听觉中枢对缺氧极为敏感有关。说明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是听力筛查的主要对象。复筛阳性相关因素比较第一胎比多胎生育高,可能是第一胎分娩产程长,缺氧对胎儿影响程度较重有关。

    3.4 新生儿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本课题研究说明:胎膜早破、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糖尿病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最高,均达100%;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量少、妊娠合并贫血,居第二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胎儿窘迫、脐绕颈居第三位;新生儿黄疸、早产、低体质量居第四位,此外,胎粪吸入、孕妇年龄≥35岁初筛阳性率也高,有一定的风险性。本课题确诊的6例新生儿听力障碍高危因素进一步说明凡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当发生缺氧缺血时首先累及耳蜗组织,听力中枢因缺氧引起损伤可压迫血管,内耳动脉又是末支,无侧支循环,从而影响耳蜗的血液供应,造成耳蜗功能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