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9期
编号:11085624
常用腧穴实用选粹(四十五)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9期
     太冲(Tai Chong)

    归经 穴属足厥阴肝经,为本经原穴。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

    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距足背一、二趾缝间约1.5寸处,在第一、二跖骨底前方的凹陷处取之。

    刺法 直刺0.5~0.8寸,斜刺0.8~1.5寸。

    主治 太冲穴有调理肝经气血、镇惊止痛之功,其主治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肝胆病、目疾、部分神经、精神疾患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症。1、神经性头痛,毫针斜刺,针尖斜向涌泉穴,轻轻调整针尖方向和针刺深度,寻找一种较强烈的酸胀感或放电感,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要行针1~2次。此法还可用于妇女月经前后头顶痛,其效颇佳,治疗1~2次即愈。2、目疾,包括近视、眼球疼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等,针刺治疗,多与肝俞、眼区腧穴配合使用。3、胃痛、呕吐、呃逆、泄泻等,证属肝犯脾胃者,针刺太冲,用泻法,并配用脾胃经的有关腧穴,日针1次。4、癔病性黑蒙、气厥,直刺或斜刺,得气后强刺激捻针1~2分钟至症状明显减轻,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要行针2次。5、疝气,针刺太冲对于中医分类的“狐疝”有较好的疗效,针刺前先将“疝”还纳原位并按住疝口不动,然后针刺,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行紧按慢提之补法,连续操作3次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应坚持治疗才能取效。6、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属阴虚阳亢者用之,取双侧腧穴,泻法,留针20分钟,治疗前后对照,一般可下降20~30毫米汞柱。7、四关穴,见合谷穴。

    注意事项 古医籍中有针泻太冲穴下死胎的记载,因此,体弱的孕妇不宜针刺太冲穴。, 百拇医药(周章玲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