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名人与养生 > 孙思邈
编号:11084910
药王孙思邈传奇故事(一) 充当学徒把药抓,治虫加量效果佳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6年第1期
     前言

    孙思邈是我国杰出的伟大的医药学家。这个名字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永远闪耀,始终像一颗璀璨的星辰,一通盖世绝伦的丰碑,平凡而亲切,崇高而伟大!他三拒敕官不仕,从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利禄所动,专致医药,济世活人。长期行医民间,居隐山林,救死扶伤,为民解忧。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知识广博,著作丰富,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巨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的医药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受到世世代代的爱戴。

    唐太宗赐他“名魁大医”,宋徽宗封他“妙应真人”,人民群众尊称他为“药王”。千百年来其传奇故事,脍炙人口,颇有趣味,有口皆碑,深入人心。人们以多种多样的神话、轶事、传说、奇迹和故事来讴歌、颂扬、赞美,抒发着对药王孙思邈的情愫和推崇、期望和敬仰。这些故事富有传奇色彩,蕴含着一定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体现着“中国精神”!

    传说孙思邈当初行医出名之后,总觉得自己在某些医术上还不如别人。他为了在医学上有更深的造诣,便改换姓名,到县城一家药铺为一坐堂名医当了抓药的徒弟,准备用心学习他的长处。

    有一次,一个员外带领女儿前来就诊,说女儿肚子阵阵发疼。经过坐堂医生诊断,认为肚子里有虫作怪,便给开了一剂有毒的打虫药。孙思邈接过药方一看,沉思了片刻说道:“先生,你开的药量少了些,恐怕虫打不下来!”坐堂医生一听,觉得他在员外面前伤了自己的尊严,于是拍着桌子怒道:“我行医几十年,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你懂什么,快去抓药要紧!”

    小姐服药之后,当时肚子不疼了。员外十分高兴,对着坐堂医生一面夸奖;一面拿出银两酬谢。坐堂医生也沾沾自喜,认为方圆百里医术无人可比。不料小姐好了一时三刻。正准备回家时,却又疼痛起来,反而比来时疼得更加厉害。

    员外见状大吃一惊,沉着脸说“怎么回事,还越治越厉害了?”这时坐堂医生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他忽然想起刚才徒弟抓药时所说的话,觉得还有道理。于是连忙将他叫到别处,问了原因。孙思邈言道:“从小姐病情来看,她肚子里虫量较大,但先生开的药却仅能将虫毒晕,而不能毒死。小姐服药后暂时不疼了,那是因为虫被毒晕了。可过了一会虫醒过来,便要进行报复,因此小姐肚子疼的就比以前厉害了。”坐堂名医一听心服口服。为了治好小姐的病,应付眼前局面,便很快按照徒弟的意见重新配了一剂药,小姐服后不一会儿,虫被排泄出来,肚子也不疼了。

    员外与女儿走后,坐堂名医回想今日之事,感到徒弟见解不凡,想必是个懂医之人。在他的再三追问下,孙思邈便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坐堂医生听后大吃一惊,起身对孙思邈磕头拜道:“唉呀!原来你就是我久仰的孙先生!在下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还请孙先生原谅。今后就请孙先生坐堂就诊,我还得多多请教呢!”孙思邈说道:“说哪里话,我原是久闻大名,向先生学习来的!”

    (编辑 李国坤), 百拇医药(张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