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766619
乙脑疫苗别错过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母子健康》 2009年第5期
乙脑疫苗别错过

     离夏季越来越近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常会在这个高发期来找宝宝的麻烦。为了呵护宝宝能安全渡夏,妈妈们应及时为宝宝注射乙脑疫苗,在乙脑流行前为宝宝撑起保护伞。

    为什么要接种乙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此病常在夏季流行,宝宝最容易染上。由于乙脑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宝宝大多数当时可不发病,呈隐性感染。而已发病的宝宝症状可轻重不一,轻症的宝宝无明显症状,重症的宝宝则可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痉挛性瘫痪,甚至夺走宝宝的生命,病死率可以高达10%以上。乙脑累及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若治疗不及时可留有明显的后遗症。专家提示:接种疫苗是宝宝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如果宝宝受到乙脑病毒侵扰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高热,体温迅速升至39℃-40℃,常伴有头痛、恶心、喷射性的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婴儿患者会出现囟门隆起,同时还可因脑水肿、脑冲、呼吸衰竭等原因而致使宝宝丧失生命。乙脑发病初期的症状,很像上呼吸道感染;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妈妈应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为什么有些宝宝的接种程序跟别的宝宝不一样?

    这是因为乙脑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两种疫苗的免疫程序略有不同:

    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灭活疫苗在宝宝1岁时接种两针,两针间隔时间为7-10天;间隔12个月时接种第三针。减毒活疫苗在宝宝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以后不再免疫。

    两种乙脑疫苗可以混种吗?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者不能混种,否则影响免疫效果。因此要问清楚所在地医院宝宝注射的乙脑疫苗类型,区域不同医院进行接种的类型不同,妈妈千万要留意这个问题,不要混种进行加强免疫,这反而影响宝宝的接种效果。

    乙脑疫苗是口服的还是肌肉注射的?

    乙脑疫苗是肌肉注射的针剂,在宝宝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再行接种,每次注射的剂量为0.5毫升。

    宝宝接种乙脑疫苗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乙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9月。华南区较早,东北区较迟。通常宝宝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的1个月,机体血清中的保护性抗体即可达到高峰,所以接种乙脑疫苗应在疾病开始流行前的1个月进行,而且在疾病的流行期应停止该疫苗的接种。

    接种乙脑疫苗的保护性如何?

    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保护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

    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接种?

    宝宝若发热、患有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病;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对疫苗有过敏史等均不宜接种灭活疫苗。

    宝宝若发热、患有急性传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先天性免疫缺陷;近期或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 百拇医药(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