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母子健康》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13371
大暑小暑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母子健康》 2010年第7期
     没错。暑热到来了,谁也躲不过。农谚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是最形象的描写。中国的几大火炉城市,每到大暑都要迎来40℃左右的持续高温。嘿,听起来是不是喘不上气了?其实不要紧啦,大自然捧来这么一个大火盆给我们,里面不光装着火,还有别的宝贵的东西。正因为高温使得江河蒸发量大,水蒸汽化作丰饶的雨水还给大地,所以小暑、大暑也是雨水最为充沛的时节。最重要的是,暑热天气是水果、农作物在内部孕育生长的重要时刻,如果没有暑天的酝酿,哪来秋风送爽时的收获呢宁

    天凉、天暖,酷暑、严寒,都是大自然的体温,在现今大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已经很难贴近自然了。而古代的人可不会把大自然关在空调房之外,他们眺望农田、野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观察动物们的避暑妙招。

    农谚说:“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所谓“候”,是对二十四节气更仔细的划分(五天为一候,三个候为一节气)。小暑以后,大地上处处热浪滚滚,即“温风至”;蟋蟀也要离开炎热的田野。溜到屋内墙角下躲凉快,这叫做“蟋蟀居宇”;老鹰飞翔在高空,练习搏击的技巧,高飞,再高飞,逃避地表的暑热,所以“鹰始鸷”。古人学习自然界的动物,对怎么过夏天很有心得:去水泽,去山中,和大自然更多亲近,获得身心真正的凉爽。

    往更远说说,在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生活的上古时代,全世界遇到一次很大很大的洪水。把所有的陆地都淹没了。一举消灭了大地上几乎所有生灵。伏羲和女娲幸运地藏在一个大葫芦里,漂啊漂啊,漂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开始他们还能忍受,在黑乎乎的葫芦中晃来晃去。也不知被水流带向哪里。后来,进入酷暑季节,闷葫芦里真不好受啊。伏羲和女娲闷得汗也流不出,气也上不来,憋得脸蛋儿通红,再这样下去没被淹死也被热死啦。正在这时,大葫芦咯噔一下停住,原来是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上搁浅了。伏羲和女娲爬出葫芦,立刻呼吸到新鲜清凉的空气,那感觉,嘿。好舒服啊!

    大水退却,环绕着高山形成河流与沼泽。伏羲和女娲可算领教了山顶的清凉和水边的润泽,再也不想回到葫芦中去。他们俩结庐而居,你做爸爸,我当妈妈,作为世界上唯一幸存下来的男人和女人,生育了许多孩子。这些孩子后来走到各地去,繁衍生息,住不同的房子,说不同的语言,过不同的生活,但无一例外都遗传了爱自然、爱高山、爱水泽的天性,他们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

    每当我们的祖先迎来了小暑、大暑,热得蒲扇都扇不出凉风,脑子里第一冒出来的就是山川的召唤。于是走啦,城市这个闷葫芦要他干嘛!我们看古画中的“消夏图”、“避暑图”,无一例外画着巍巍高山,淼淼水泊,远山近树,层峦叠嶂。你要在里面找人物可费劲了,人都画得小小的,要仔细找,才能看到我们古代的先民,坐在山石上听泉水叮咚,倚在松树旁听松涛沙沙,自然的伟大和人的渺小组成多么和谐的画面。

    我们是自然的客人,只要怀着尊重主人的心,自然妈妈就会敞开宽广的胸怀接纳我们,给我们以阵阵凉风,舒畅快意,哪里还会“苦夏”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