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世界》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124631
知己知彼,全方位阻击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健康世界》 2006年第7期
知己知彼,全方位阻击糖尿病
知己知彼,全方位阻击糖尿病
知己知彼,全方位阻击糖尿病

     专家简介

    赵进喜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前期病情失控,向糖尿病演化的几种情况

    糖尿病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疾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不给以足够重视,不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就会使病情继续演化加重,逐渐从糖尿病的前期进一步向糖尿病期发展。

    *继续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极少进行体力活动;

    *抽烟、饮酒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有研究显示,与每晚睡眠7~8小时者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多于8小时者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显著增加;
, 百拇医药
    *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精神长期紧张,使得体重越来越重,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忽略病情监测和必要的中西医治疗干预,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发展为糖尿病。

    专家提示:有些患者各方面都控制得不错,也不一定能完全阻止进入糖尿病期的步伐,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其体质有关。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经过严格有效的生活方式治疗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还是可以极大地阻止、延缓甚至完全逆转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发展。

    1:钱蔚,女,36岁,身高168cm,体重79kg,糖尿病病史3年。

    因为工作,饮食控制、药物服用都得不到保证,就别提规律运动了,上医院也是迫不得已才去一趟,或者就让别人带点儿药回去。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9.3%,体重无减轻。

    专家发言:饮食、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药物治疗基础。糖尿病是个终身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严重损害全身各个脏器,不可掉以轻心。
, 百拇医药
    2:刘左鸣,男,74岁,身高173cm,腰围102cm,糖尿病病史15年。

    刘大爷为了减少儿女的负担,一直十分注意自己的糖尿病,主食是越吃越少,运动是越多越好,结果反而是体力越来越差,动不动就感冒。

    专家发言:刘大爷的问题是由于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追求血糖的理想控制导致的。治疗重点是保证足够热量摄入、调整运动方案、适当放宽对血糖要求,一般来讲只要能在10mmol/L以下就好了,对刘大爷来说,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更重要。

    持续的高血糖,全方位摧毁身体健康

    持续增高的血糖会全方位的打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糖尿病犹如一场持续不断的完美风暴,稍不注意就会掀翻生命之舟。

    * 2~3倍:糖尿病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比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
, http://www.100md.com
    * 60%: 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 50%:目前在西方国家进行透析的肾病患者中一半以上为糖尿病患者。约半数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碍。

    * 40%:成年人中40%的足和下肢截肢为糖尿病所致。

    * 30%~50%: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30%~50%。有心理障碍者,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仅为理想水平的7成。

    医学解释:持续升高的血糖,会不停地招呼它的亲兄弟——高血压、高血脂,随时侵蚀着血管,导致血管狭窄,远端供血不足,逐渐引发眼睛、心脏、肾脏、脑、神经等各器官组织功能出现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死亡。

    对抗糖尿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百拇医药
    知己就包括了解自己的状态,了解饮食、运动、药物等的作用。知彼就是要了解糖尿病会给你带来哪些危害,如果出现手脚麻木、尿中细小的泡沫增加、看东西模糊、胸口时有憋闷等情况时,您就要格外注意了。最好是定期检查全身各个器官,在症状出来前就发现它,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提示:

    *全方位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暴,损害身体的各个部分,所以就要全方位的执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包括中西医药物的正确、规律应用,进一步强化生活方式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戒烟等等,要养成如刷牙洗脸一样的习惯。

    *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全身体检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严重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的根本因素。针对并发症,最有效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所以要定期全面的进行专科检查,包括眼科、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压、血脂以及神经、血管状态等各个方面。
, 百拇医药
    监测的误区

    *血糖控制很好,全身检查都没有并发症就再也不去医院,也不再检查了

    权威解释——糖尿病是个终身疾病,现在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还不能完全阻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来评估疾病的控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早上10点了,还饿着肚子去医院查空腹血糖

    权威解释——空腹血糖并不仅仅指的是没有进食,还有时间的要求,因为在早上5~8点人体分泌的各种激素最多,即使没有进食也会使血糖升高(黎明现象),而过了这个点,就不能完全反映黎明现象了,并且空腹出门会增加低血糖等事情的发生。最好就是学会使用血糖仪,自己在家先查好血糖,再告诉医生。

    *只查空腹血糖,不查餐后血糖
, http://www.100md.com
    权威解释——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血糖情况,并不能反映进食后血糖的变化。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长期没有发现,也会加速病情演变。

    药物治疗

    是对抗糖尿病的必备武器

    目标:控制血糖

    原则:谨遵医嘱,规范用药

    进入糖尿病期,单纯饮食、运动控制很难将血糖控制住,此时,各种有针对性地药物就成为病人抗击糖尿病必备的、最有力的武器。但是这些不同的“武器装备”类型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适应人群,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悉听医嘱,规范治疗用药。

    药物治疗误区

    * 用上药物了就可以随意吃喝
, http://www.100md.com
    权威解释——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石,若应用药物后不控制饮食,血糖还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系列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并发症还是会早早来到。

    * 我已经用上药了,现在血糖控制也挺好,不需要再监测血糖,也不用再去医院了

    权威解释——当时有效的药物不一定一直有效。不检测血糖就不容易发现药物的失效,也就失去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时机,从而加速糖尿病的进程。

    * 胰岛素会成瘾,打上了就停不了

    权威解释——胰岛素不存在药瘾。现代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到理想范围内,可以尽可能多的保存胰岛功能,甚至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使自身胰岛功能恢复,从而停用药物治疗。

    运动+饮食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

, http://www.100md.com     饮食疗法

    目标:向标准体重靠拢,血糖控制平稳

    原则:根据每个人具体的病情,做到个体化,控制不同饮食成分的合理比重

    饮食方案的特别建议:

    *合并血压升高者应严格限盐限酒:

    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和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和盐腌食品。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要限制饮酒。

    *合并血脂紊乱者应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0~25%,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保持在1:1。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选用茶油、橄榄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用于日常烹调,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纠正血脂紊乱。
, http://www.100md.com
    *肥胖者摄入的总热量应略低于消耗量:

    蛋白质的摄入要保证健康需要,多选用鱼、蛋、低脂奶制品、豆制品等。菜肴以蒸、煮、炖、拌等少油制法为佳。多食蔬菜、粗粮,保证三餐平均分配热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利于大便排出,可以防治老年性便秘;

    *儿童和妊娠妇女的饮食有其多变性、特殊性,需要请专科医生帮助制定。

    专家提示: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在饮食治疗中,最好的执行方式就是养成习惯,自备一套专用的碗、碟、勺。开始采用饮食治疗时应按称重法将主、副食称重,力求心中有数,逐渐形成自己的食谱。

    运动疗法
, 百拇医药
    目标: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运动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

    原则: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专家提示:

    *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有氧运动、伸展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的规律性和渐进性,保证运动的安全。

    * 要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不适,可以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食物,并随身携带联系卡片,上面写明自己的病情、家人的联系电话。

    *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的病人(血糖>16.7mmol/L),或血糖波动明显的病人不宜大量运动。

    编辑:王金梅, http://www.100md.com(黄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