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158721
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7期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中医;证素;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49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7-0106-02

    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2型糖尿病(T2DM)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从古至今医家对其证候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尚未有统一定论。以证素为核心的证素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能克服辨病分型、以证套症的弊端[1]。笔者现将近年来关于T2DM证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位证素的研究

    纵观中医古籍,消渴之病位研究散在各家文献中。《素问·奇病论篇》云:“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灵枢·本脏》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并认为肝、脾、肺、肾脆也“善病消瘅”,《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表明消渴虽为脾病,但与五脏密切相关。宋代《太平圣惠方》明确提出了“三消”一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消渴属心、消中属脾、消肾属肾之说,开始明确地分上、中、下三焦论治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