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07612
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痹证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5期
     关键词:经方;大黄附子汤;痹证;风湿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32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5-0111-02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文中明确指出其针对病机为“寒”,即寒实证,大黄附子的作用是温下。胡氏[1]认为,凡偏侧痛用该方加减治疗均有效。受此启发,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类痹证引起的偏侧关节肿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就一些典型案例及其病机方药作一介绍,以抛砖引玉。

    1 方药介绍

    1.1 方药组成及用量

    大黄附子汤原方由大黄三两(约9 g),炮附子三枚(约15 g),细辛二两(约6 g)组成,亦即附子、大黄、细辛用量比例关系是5∶3∶2,其中附子、细辛用量之和为21 g。根据其寒热药剂量比例,温热药为主导,主治病证是寒结。再则,根据组方用药及治病需要,非用大黄则不能通下,但大黄又有寒凝之虞,故附子与细辛用量之和倍于大黄。全方取大黄通下而不助寒,用附子、细辛温阳而不燥化,诸方相互为用,以奏温阳通下之功。

    1.2 适应证

    中医“痹证”属现代医学风湿病范畴,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病机多具有“实、结”特点。笔者借用大黄附子汤宣畅气机、化结除实作用,合用他方以相须相制,用于多种风湿病的偏侧疼痛。如夹气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