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4期
编号:12999344
跟师体会之浅谈二陈汤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4期
     2005年5月8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有痰,仍多汗,揉眼鼻动作减少,纳增,夜寐安,二便可。查体:咽充血减轻,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舌质偏红,苔薄黄,指纹青紫于气关。守方加竹茹6 g、苦杏仁6 g,续服5剂。

    2005年5月13日三诊:咳嗽止,有痰,汗多,稍揉眼鼻,纳食一般。查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舌淡红,苔薄白稍腻,指纹淡紫。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太子参10 g,白术6 g,茯苓6 g,陈皮4 g,法半夏3 g,浮小麦10 g,辛夷6 g,苍耳子4 g,五味子3 g,甘草4 g。继服7剂后痊愈。

    按:本案患儿主症为咳嗽、咯黄黏痰、舌质红、苔薄黄稍腻、指纹青紫于气关,乃风热时邪伤于肺卫,卫气郁遏,肺失清肃,气逆而上则咳嗽;然患儿平素易汗出,脾肺气虚,气不化津,聚为痰浊,故用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合桑菊饮治风温初起之咳嗽。二诊时咳嗽好转,痰热仍存,故守方加竹茹、苦杏仁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三诊时咳嗽已止,仍有痰,汗多,乃脾虚失运,内生痰湿,上贮于肺,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改以六君子汤加减补益肺脾、燥湿化痰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