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69306
以口周皮炎为例浅谈皮科诊疗难点及辨治思路(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第11期
     临床处方必有落脚点,怎样把寒热之辨、用药细节落到实处?笔者曾提出皮科临证采用六经辨证方法,即先辨病(三阴三阳病),再辨脉(阴脉、阳脉、独脉),次辨证(方证),最后定方[3]。典型的方证对应可有效解决临床整体与局部复杂关系孰轻孰重病例的困扰,再进一步细辨脏腑虚实。在案例1中,辨出阳明合太阴证后,再细辨脉:脉右关浮取略紧大冲击而滑,呈全形溢脉(胃热)、边界不清,中取稍减,沉按有力(脾虚);右关尺侧脾脉位无力而濡(脾阳虚);左关浮取细震动明显(烦燥加薄荷),中取不足,呈少许物质减少脉(肝血层不足加当归);舌质稍糙、尖红色黯而胖大、边有齿痕,苔薄腻(脾阳虚兼湿)。最终选用泻黄散合理中丸加当归、薄荷,取效甚速。故六经辨证结合脉诊细分脏腑虚实甚为必要。

    2.2.2 标本缓急治有序,生克制化宜常思

    气血辨证中,血为气母,气为血帅,血虚证常与气虚相伴,即气血两虚证多见,如十全大补汤证;气虚生大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