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3900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与方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第6期
     1.2 毒损肠络、肠络瘀阻是病机关键

    《临证指南医案》有“食物不和,肠络空隙所渗”,提出“肠络”概念。肠络是人体络脉系统的一部分,生理上是肠道气血津液输布贯通枢纽,病理上是外邪侵入肠道的通道。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络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最终出现肠络瘀滞、痹阻不通一类病证,即“肠络病”。肠络为病,多因湿热、食积、血瘀等实邪内蕴,肠道通降传导失司,脂膜与血络受损,气血失调,肠络瘀阻,日久凝聚成毒,伤津耗气,动血留瘀,损伤肠腑,变生溃疡诸证。

    在UC发展过程中,外感内伤诸邪為害,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化生湿热、痰浊、气滞、血瘀等有形实邪,积聚日久,蕴结不解则化而为毒。一般来说,UC毒邪主要有湿、热、浊、瘀4种。外感湿邪或饮食失宜,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水液输布障碍,清浊不分,下注肠间,聚生湿浊,若患者嗜食膏粱厚味,或素体阳气亢盛,日久湿从热化,如《温热经纬》“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类证治裁·痢症论治》云:“症由痢多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夹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腑,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湿热内蕴,搏结气血,脂膜与血络受伤,气凝血滞,腐败成疡,化为脓血,则痢下赤白;湿热熏蒸,蕴结肠腑,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临证指南医案》有“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