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的精髓是什么自律时间
2019年长沙节目《歌手》的“歌王冲刺夜”中,刘欢如愿拿到了冠军,在音乐上颇有建树的他,每每谈到自己的女儿刘一丝,都不免流露出一丝丝的惋惜。他说:“我女儿的音乐品位挺高的,我有点后悔小时候没强迫她学音乐,因为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高,有時候还会给我们挑刺。”
刘一丝小时候也喜欢弹琴,但是不喜欢练琴,而崇尚快乐教育的刘欢及其妻子就没坚持让孩子练琴,所以才会出现刘欢每次谈到女儿时,总有惋惜之意。
刘欢只是众多家长中的代表,怕孩子不快乐,所以就不逼孩子一把。
而快乐教育真是如此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为什么国外进行快乐教育很成功,而到了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却是失败的呢?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他们是这样认为快乐教育的:
孩子觉得练琴很累,不快乐,那就不练了。
孩子还小,不快乐怎么能有个快乐童年呢?所以,还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逼孩子一把,万一心理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办?
他们陷入的误区是,认为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快乐,逼孩子就是站在了快乐的对立面,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快乐教育的精髓,孩子的天性需要释放,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而最重要的是有畏难心理;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成就感带来的,而不是偷懒的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教育是让孩子获取成就感,体验到自己努力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快乐才是快乐教育真正的精髓。
当然,快乐教育还包括教育方式和手段是快乐的,比如孩子练琴苦,坚持不下去时,父母要和她一起坚持,一起承担,而不是说教,灌输“练琴有多好”的空洞话。所以,家长要学会的是如何科学、不露声色地逼孩子一把。
关键时刻,还是要逼孩子一把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说过,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记得有一期《向往的生活》,刘宪华拉小提琴,事后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只有杨颖问他,你小提琴是你爸妈逼着你学的吗?大华说:“是啊,小时候不愿意学,后来拿过一次奖就喜欢上了,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
著名钢琴家郎朗说过,哪有什么兴趣,兴趣都是练出来的。马云也说过,一份工作只有做了5年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适合,其实是说不要轻言放弃。
黄磊的女儿多多已经成为众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弹钢琴、吉他,看英文原版书,电影配音,巴黎走秀等都是她的日常活动。每个人都只看到多多在人前获得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她在别的伙伴玩耍时,在房间看书、练琴,每一次的成功都是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黄磊和孙莉背后可没少监督她。
周杰伦有一首歌非常出名,那就是《听妈妈的话》,这首歌的背景就是他深刻感受到妈妈逼他带给他的成就。他从4岁开始练琴,而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出去玩时,他也很想去玩,但是妈妈不准,拿着一个棍子站在身后,逼着他练琴,过程很苦,还好坚持下来了。现在,周杰伦非常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只是简单的快乐,更是成就感。
没有谁的出色是天生的,即使是天才,那也是1%的天赋加99%的汗水,所以,关键时刻,还是得逼孩子一把。
教育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快乐教育中的“快乐”两字就是追求快乐吗?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方式害了很多人。
钱文忠教授说: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那些如愿考上大学的人是不是很快乐?努力了多年终于有了果实。而在此之前,他们每天都很痛苦,挑灯夜读,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就连吃饭也跟打仗一样,10分钟解决。他们的快乐不是即时的,而是延缓了几年。
要知道一切能让人获得短暂快乐的东西,都是有毒的,所以不要让孩子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日本在2016年之前都是推行宽松教育,即是给孩子减负,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负责任,逃避困难,他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证明这个教育是错误的。到了2016年5月10日,日本宣布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
即使是推崇快乐教育的西方国家,其教育过程也是痛苦的,所以根本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快乐教育。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过: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管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中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结果发现,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时代,其父母曾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他们半途而废。
这才是你要真正关注的背后隐情,原来快乐教育也要关键时刻推孩子一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快乐教育为的是让孩子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发展。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不如踏踏实实地教育孩子吧。, 百拇医药
刘一丝小时候也喜欢弹琴,但是不喜欢练琴,而崇尚快乐教育的刘欢及其妻子就没坚持让孩子练琴,所以才会出现刘欢每次谈到女儿时,总有惋惜之意。
刘欢只是众多家长中的代表,怕孩子不快乐,所以就不逼孩子一把。
而快乐教育真是如此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为什么国外进行快乐教育很成功,而到了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却是失败的呢?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他们是这样认为快乐教育的:
孩子觉得练琴很累,不快乐,那就不练了。
孩子还小,不快乐怎么能有个快乐童年呢?所以,还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逼孩子一把,万一心理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办?
他们陷入的误区是,认为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快乐,逼孩子就是站在了快乐的对立面,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快乐教育的精髓,孩子的天性需要释放,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而最重要的是有畏难心理;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成就感带来的,而不是偷懒的快乐。
所以,真正的快乐教育是让孩子获取成就感,体验到自己努力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快乐才是快乐教育真正的精髓。
当然,快乐教育还包括教育方式和手段是快乐的,比如孩子练琴苦,坚持不下去时,父母要和她一起坚持,一起承担,而不是说教,灌输“练琴有多好”的空洞话。所以,家长要学会的是如何科学、不露声色地逼孩子一把。
关键时刻,还是要逼孩子一把
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说过,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记得有一期《向往的生活》,刘宪华拉小提琴,事后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只有杨颖问他,你小提琴是你爸妈逼着你学的吗?大华说:“是啊,小时候不愿意学,后来拿过一次奖就喜欢上了,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
著名钢琴家郎朗说过,哪有什么兴趣,兴趣都是练出来的。马云也说过,一份工作只有做了5年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适合,其实是说不要轻言放弃。
黄磊的女儿多多已经成为众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弹钢琴、吉他,看英文原版书,电影配音,巴黎走秀等都是她的日常活动。每个人都只看到多多在人前获得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她在别的伙伴玩耍时,在房间看书、练琴,每一次的成功都是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黄磊和孙莉背后可没少监督她。
周杰伦有一首歌非常出名,那就是《听妈妈的话》,这首歌的背景就是他深刻感受到妈妈逼他带给他的成就。他从4岁开始练琴,而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出去玩时,他也很想去玩,但是妈妈不准,拿着一个棍子站在身后,逼着他练琴,过程很苦,还好坚持下来了。现在,周杰伦非常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只是简单的快乐,更是成就感。
没有谁的出色是天生的,即使是天才,那也是1%的天赋加99%的汗水,所以,关键时刻,还是得逼孩子一把。
教育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快乐教育中的“快乐”两字就是追求快乐吗?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方式害了很多人。
钱文忠教授说: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那些如愿考上大学的人是不是很快乐?努力了多年终于有了果实。而在此之前,他们每天都很痛苦,挑灯夜读,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就连吃饭也跟打仗一样,10分钟解决。他们的快乐不是即时的,而是延缓了几年。
要知道一切能让人获得短暂快乐的东西,都是有毒的,所以不要让孩子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日本在2016年之前都是推行宽松教育,即是给孩子减负,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负责任,逃避困难,他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证明这个教育是错误的。到了2016年5月10日,日本宣布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
即使是推崇快乐教育的西方国家,其教育过程也是痛苦的,所以根本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快乐教育。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过: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管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中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结果发现,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时代,其父母曾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他们半途而废。
这才是你要真正关注的背后隐情,原来快乐教育也要关键时刻推孩子一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快乐教育为的是让孩子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发展。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快乐教育的含义,不如踏踏实实地教育孩子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