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能降血糖?等
哪些中药能降血糖?
中国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委员会教授 刘尊永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方的使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证论治的方法,采用综合措施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人参 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复方降糖方剂
, 百拇医药
中国历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很多,现选录一部分(文中均为现代剂量),供患者参考。以下方剂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轻型患者,病情严重者仍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合沉汤(见《石室秘录》),熟地90克,山萸肉、麦冬各60克,玄参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
2.神仙减水法方(见《奇效良方》) 人参、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白扁豆、黄芪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为主的糖尿病。
3.引龙汤(见《辨证录》) 玄参90克,肉桂9克,山萸肉12克,麦冬30克,北五味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4.二冬汤(见《医学心悟》)天冬、麦冬各6克,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 百拇医药
5.白龙散(见《中藏经》) 寒水石、甘草、葛根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用麦冬煎浓汤送下,每日1剂。适用于阳明热甚的糖尿病。
6.麦门冬汤(见《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麦冬、黄连、干冬瓜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7.枸杞汤(见《千金方》) 枸杞30克,瓜蒌根、石膏(先煎)、黄连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8.消中渴不止方(见《圣惠方》) 浮萍草(干)90克,土瓜根45克,制成散剂,每剂6克,牛奶调服。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多饮者。
9.降糖对药(见《施今墨》) 黄芪、山药、苍术、玄参。
(摘自《家庭医药》)
糖尿病早期使用胰岛素效果好
, 百拇医药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也在使用胰岛素,甚至对一些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医生也建议他们先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因为Ⅱ型糖尿病发病之初,胰岛功能往往已经受损一半以上,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延缓糖尿病发展的进程。
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口服抗糖药已被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而胰岛素治疗则常常被拒绝。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害怕上瘾,或引起不良反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正是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才需要进行补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超过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10%左右,其实中国的糖尿病病人不是不需要使用胰岛素,而是对胰岛素的了解还不够,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付出健康的巨大代价。
, 百拇医药 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没有胰岛素,人就不能生存。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主要是人工胰岛素。人工胰岛素自1921年问世以来,让糖尿病患者生存率提高,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胰岛素真正使糖尿病成为可治之症。应用胰岛素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大有益处。即使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也是因病情的需要,这与近视眼需要戴眼镜,听力障碍者需要戴助听器是同一道理,跟毒品成瘾完全是两码事儿。该使用胰岛素治疗就可以使用。当身体情况发生变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时就可以停止使用。
例如,对于血糖较高的初诊糖尿病患者,通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胰岛素补充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仅凭饮食和运动控制就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所以说胰岛素的使用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当用则用,当停则停。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对于胰岛素上瘾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摘自《沈阳日报》), 百拇医药(刘尊永等)
中国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委员会教授 刘尊永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方的使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证论治的方法,采用综合措施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人参 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复方降糖方剂
, 百拇医药
中国历代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很多,现选录一部分(文中均为现代剂量),供患者参考。以下方剂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轻型患者,病情严重者仍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合沉汤(见《石室秘录》),熟地90克,山萸肉、麦冬各60克,玄参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
2.神仙减水法方(见《奇效良方》) 人参、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白扁豆、黄芪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为主的糖尿病。
3.引龙汤(见《辨证录》) 玄参90克,肉桂9克,山萸肉12克,麦冬30克,北五味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4.二冬汤(见《医学心悟》)天冬、麦冬各6克,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 百拇医药
5.白龙散(见《中藏经》) 寒水石、甘草、葛根各等份,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用麦冬煎浓汤送下,每日1剂。适用于阳明热甚的糖尿病。
6.麦门冬汤(见《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麦冬、黄连、干冬瓜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7.枸杞汤(见《千金方》) 枸杞30克,瓜蒌根、石膏(先煎)、黄连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
8.消中渴不止方(见《圣惠方》) 浮萍草(干)90克,土瓜根45克,制成散剂,每剂6克,牛奶调服。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多饮者。
9.降糖对药(见《施今墨》) 黄芪、山药、苍术、玄参。
(摘自《家庭医药》)
糖尿病早期使用胰岛素效果好
, 百拇医药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也在使用胰岛素,甚至对一些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医生也建议他们先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因为Ⅱ型糖尿病发病之初,胰岛功能往往已经受损一半以上,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延缓糖尿病发展的进程。
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口服抗糖药已被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而胰岛素治疗则常常被拒绝。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害怕上瘾,或引起不良反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正是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才需要进行补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超过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10%左右,其实中国的糖尿病病人不是不需要使用胰岛素,而是对胰岛素的了解还不够,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付出健康的巨大代价。
, 百拇医药 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没有胰岛素,人就不能生存。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主要是人工胰岛素。人工胰岛素自1921年问世以来,让糖尿病患者生存率提高,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胰岛素真正使糖尿病成为可治之症。应用胰岛素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大有益处。即使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也是因病情的需要,这与近视眼需要戴眼镜,听力障碍者需要戴助听器是同一道理,跟毒品成瘾完全是两码事儿。该使用胰岛素治疗就可以使用。当身体情况发生变化,不需要胰岛素治疗时就可以停止使用。
例如,对于血糖较高的初诊糖尿病患者,通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胰岛素补充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仅凭饮食和运动控制就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所以说胰岛素的使用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当用则用,当停则停。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对于胰岛素上瘾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摘自《沈阳日报》), 百拇医药(刘尊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