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06717
给假专家画像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2008年第5期
     给假专家画像

    □陈红雨

    不少读者打电话反映,一些小医院打出专家应诊的招牌吸引患者,他们担心会遇到名不符实的假专家,上当受骗。为了帮助读者提高识别能力,我们特意编发了这篇稿件。

    目前,医疗市场虽几经整治,但仍秩序混乱,鱼目混珠。坑骗病人钱财的,除了“黑诊所”和“院中院”外,还有一些经过乔装打扮的假专家。笔者根据平时观察,将假专家的几个特点归纳如下,供广大病友就诊时参考。

    一、大多在“黑诊所”和“院中院”坐诊:假专家由于是假的,故一般不会到正规的大、中型医院坐诊,以免被该院真正的专家识破,或惧怕与真正的专家相邻而坐露出破绽来,他们多会选择到一些病源不多、经济困难、急于出租(包)科室赚钱的小型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坐诊。

    二、大多看病不询问病史,不做体格检查:假专家由于大多是非医务人员或是非正规医务人员,且以坑骗病人钱财为目的,故他们看病大多不会问或不耐烦问病史、不会做或根本没心思做体格检查,而病人一来就直奔主题——开检查单、卖药、收钱,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三、大多善于察言观色、巧舌如簧:假专家虽然不懂医或不太懂医,但却很善于琢磨病人的心理,抓住病人的弱点。他们往往通过病人的一个表情、动作,就能捕捉到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随即投病人所好,鼓动如簧之舌,先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感到“失望”,然后再给病人以“希望”,使病人感到仿佛遇上救星般,心甘情愿地掏出钱财。

    四、大多来自外地、操外地口音:假专家由于是假的,故一般不会在当地(家乡)行骗,而会选择到人生地不熟,但经济比较发达的异乡“行医”。所以他们多操外地口音,且由于走惯“江湖”,能说会道。异地行骗目的有二:一为避免遇上熟人识破身份;二为日后一旦出了医疗事故便于逃之夭夭,因他们用的多是假身份证、假学历证和假职称证。

    五、大多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资格证书:由于假专家大多没有正式学过医,或虽正式学过医,但学历偏低;或没有取得其所声称的资格或职称,如“某领域专家”“某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等。故他们大多忌讳病人及其家属询问其毕业院校、以往从业医院等,以免露出马脚。

    六、大多信誓旦旦,声称包医某种疾病:假专家为了留住病人,大都对病人信誓旦旦,声称“包医”某种疾病,并诋毁其他医院的同道。总之,务求使不慎撞进“专家诊室”来的病人多给他们留下点血汗钱。

    除此之外,假专家的特点还有很多,但只要大家在就诊时多长个心眼儿,注意观察,就一定会看出点蛛丝马迹

    (摘自《寻医问药》)

    非法行医

    致人死亡该当何罪?

    人命关天。根据我们国家的刑法,未取得医生职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如果造成突发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贻误诊治或者造成交叉感染等严重后果,要以非法行医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http://www.100md.com(陈红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