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14年第3期
编号:1959119
肖泽萍:健康生活离不开《精神卫生法》
关键词:卫生事业,精神障碍

     接到邀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心理与健康》杂志宣传《精神卫生法》是非常合适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早已不仅仅停留在身体方面,而是开始注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人们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多变的生活、体会幸福、实现自身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全面提升。

    2013年5月开始施行的《精神卫生法》,从疾病类型而言,除了涵盖重性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之外,也涵盖了许多轻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比如焦虑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以及与环境社会改变密切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让全社会至今仍记忆犹新。

    前面提到的全面健康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两个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54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与健康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