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对家暴“零容忍”!
关键词:性暴力,施暴,施暴者
但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庭暴力法》),于2015年12月2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请随本刊记者一起关注法律学者的专业解读吧。
家庭暴力
不再是“家务事”
Q《反家庭暴力法》经过多年酝酿终于出臺并于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您觉得这部法律的施行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2015年是北京95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也是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20周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诞生”的,确实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反家庭暴力法》的施行,将会给社会民众的观念带来巨大的改变。以前大家觉得家庭暴力是家务事,国家和法律是不能干预的。不光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社会也有“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的法谚。就是说公和私是泾渭分明的,对于像在家庭这种私领域发生的事情,国家公权力是不能去干预的。但是最近几十年,西方国家的立法理念有了一些变化,公权力可以基于一些正当的理由进入家庭领域,比如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救济弱者等。家庭不是一个孤岛,不是隔离在社会之外的。《反家庭暴力法》就是突破家庭绝对自治的一个成果,从此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还是陌生人之间的暴力,施暴者都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最大“亮点”:
促进家庭和谐
Q您觉得这部法律最突出的“亮点”有哪些?
A第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反家庭暴力法》在总则里提到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一开始在启动反家暴法的立法程序时,其实是有一些反对声音的。有人认为反家暴立法可能会激化家庭矛盾,是在鼓励受害人离婚,那反家暴法就会成为破坏家庭关系的法律。反家暴法的立法目的表明,这是一部和谐促进法,是一部人权保障法。这就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8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与健康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