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春节,你做好了回去的准备吗?
关键词:攻击性,问候,难题,问候下的“攻击”,亲密与疏远的矛盾,对家人的复杂情感,A焦虑是一种连接,B不想让父母失望
刘昭
问候下的“攻击”
春节,从来都是灵魂拷问的关键“战场”,比如来自并不那么亲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问候:工作怎么样?是在大城市大公司么?工资多少?处对象了吧,对象的家庭条件如何,是有钱人么?家里没负担吧,能在大城市给你买房么?什么时候生孩子?要二胎么?赶紧吧,再不生没机会了……
许多人说,这是亲戚对你的关心,只是这种关心有点越界而已,不必在意。也许对于大多数的情况是如此,但有些时候,有人会感觉被问到的问题是那么的尖锐,每一个都如同针一般,狠狠地扎在心上。貌似关心闲聊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极强的攻击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的攻击,通常是一种防御。也就是说,在他们强烈的攻击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对自己窘境的保护。因为若一个人的生活美满幸福、快乐愉悦,是无需时时将攻击带在身上的,而只有糟糕的状态才会需要屏障。所以为了预防他人将目光转向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攻为守”。在这点上如果你细致地了解攻击你的人,往往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一团乱麻。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从外面回来的人,也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攻击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0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与健康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