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康复》 > 2005年第9期
编号:11079615
“医生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康复》 2005年第9期
“医生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

     时针已经指向下午4点,天气仍有些闷热。此时,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门诊室外,还有不少病人在低声交谈,听口音,来自东北、四川、江西、福建的都有。一对青年夫妇捧着一块“德技双馨妙手回春”的匾额,专程来送给周梁教授。周教授婉言谢绝,小夫妻高低不依;周教授话锋一转,对病情问长问短,小夫妻笑脸相答,赠匾“谢恩”的初衷坚定不移……此情此景令人感动。一位病人忍不住赞扬:“周教授医德高尚、医技精湛,乃病家福音。他医治疾病,有如排兵布阵,运筹帷幄,术前设计周到,术中谨慎细致,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就康复了。”一名长相儒雅的中年男子接着说:“我妻子患唾液腺肿瘤,在走投无路之际,我上网查资料,看到一篇文章说,周梁施行的一次手术挽救一位病人的生命,事后还把红包退还,那位病人出院结算只用了3000多元,他和家人由衷地敬佩和感谢周教授和上海医生!’因此,我也要选择周教授为我妻子手术……”

    一场特殊的考试

    岁月流逝,隔不断的是记忆。初识周梁教授,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从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归来的周梁,待人诚恳,医技娴熟,对耳鼻喉科各部位的疑难杂症诊断准确,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曾做过两次喉癌手术的李老先生旧病复发,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去了各大医院求治,结果均以“爱莫能助”而告终。后经人介绍,周教授为老人会诊。老先生因声带切除口不能语,就把对疾病看法、治疗要求等整理了17个问题写在纸上,请求解答。从来只有病人求医生,没见过病人考医生。面对特殊的“试题”,周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释。他说:“手术虽不能保证成功,但有生的希望,只要你有信心,我愿意为你主刀。”寥寥数语使老人看到生的希望。
,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患者病情之复杂、手术难度之大,出于常人的想象。经过术前周密的设计,周教授对患者进行“喉癌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手术从上午8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在3个多月的治疗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并发症都“造访”老人,好几次周教授半夜三更被急电叫来抢救。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老人终于渡过一系列难关转危为安,出院时,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激之情。事后,有人问周教授,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病人担这么大风险,值吗?而周教授却平静地说:“医生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其实,在抢救李先生的同时,周教授的母亲因患脑梗也住院抢救。自古忠孝难两全,他选择了患者而愧对亲人。

    医患共演“新生剧”

    2000年,周教授到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该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上海市文明单位。慕名求医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喉癌病人不少。对早期患喉部肿瘤的病人,周教授在国内首先采用CHEP术式治疗,取得了既彻底根除病灶又保留了患者发音功能的良好效果(该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晚期患者,只能进行全喉切除,术后失去发音器官。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突然失去与人交流的功能,怎不沮丧?为了让这部分特殊患者树立信心,恢复言语交流的能力,从事耳鼻喉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的周梁独辟蹊径,领衔成立“无喉言语治疗中心”,对全喉切除的病人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治疗,让无喉人通过排气振动食道方式进行发声讲话。
, 百拇医药
    今年医院举行新春联谊会,在周教授的提议下,无喉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同台合演了一场“新声、新生”剧,那医患一家的感人情景,在医务界一时传为佳话……

    建立头颈外科肿瘤诊疗中心

    作为学科领头人,周梁与同仁成立了“头颈外科肿瘤诊疗中心”,中心汇集医院耳鼻喉科、眼科、放疗科和放射科以及病理科等在该领域长期工作的专家,诊疗范围涉及头颈部各种肿瘤,包括喉癌、下咽癌、鼻、鼻窦良恶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甲状腺肿瘤、唾液腺肿瘤、耳部肿瘤、颈段食道癌等高危疾患的诊断和治疗。专家们通过每周一次的联合门诊和病例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受到了广大病人和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心中时刻装着病人

    周梁教授以其在耳鼻喉科头颈外科领域做出的成绩,同时作为头颈肿瘤手术后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的倡导者和学术领头人,获得“复旦大学第2届校长奖”殊荣;主持并完成原国家教委及上海市科委、教委和上海市卫生局等课题6项;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医师”、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上海市“十佳杰出青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面对诸多成绩和荣誉,周教授的心里只装着病人。他说:“患者把世界上最珍贵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医生,我有什么理由不做好呢?医生的价值,只有在努力治好病人时,才能得到完全体现。”这质朴语言不仅仅闪烁着一位医学专家的思想光辉,更道出了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百拇医药(王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