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运动休闲》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078126
背包走天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运动休闲》 2006年第3期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往上爬”。这句话用来形容登山的驴友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不夸张地讲,一个登山包就是一个移动的家,让我们看看包里的东西吧: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头,套锅,头灯,食品,药品,地图,衣服等。笔者曾在神农架森林里穿越了六天,全部的衣食住行都收于包中,取于包中,回想起来真是由衷地感谢那个登山包。

    实际上户外用的背包有很多种,分别满足不同户外活动的需要,比如日常旅行,徒步穿越,负重登山,高海拔冲顶,还有技术器材包(攀岩攀冰探洞),水上活动用包等。国内早期的户外爱好者常把它们混用,其实它们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实际使用上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里只介绍登山和徒步用的登山包。

    登山包在外观上极其类似,这种格式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确立,但它们在实际使用上的效果差别很大,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背负系统,包体面料,功能设计。

    背负系统,背包的骨骼
, 百拇医药
    有句谚语相信大家都听过:背着抱着一般沉,也许在其他方面这句话是对的,但对于登山包来说极其错误。一个70公斤的登山者如果使用适合他的登山包,那么在负重25公斤的情况下,一小时上升400米没有问题。但如果采用抱或扛的姿势,即使上升200米也决不可能。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在70年代诞生了内架式登山包,这个设计是依照尼泊尔山民夏尔巴背篓,实际上在中国南方地区,这样的背篓随处可见,背篓和背负者的接触并非是竹筐,而是两根结实的竹条。双铝条登山包的诞生解决了背包运输和压缩性的问题,直到现在,双铝条背负系统的登山包仍然是背包市场的主体。

    背包的背负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背包的重量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还提供背负重心调整,以增加行动时的平衡和安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为中心构成背负系统,背架又可分为外架式和内架式两种。

    外架式背包是将背袋固定在一个坚硬的框架(铝合金最常见)上,有拉紧的尼龙肩背带及臀部固定带,这种背包重心偏高。高重心设计虽然对于需要高度平衡的场合不适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负感觉会比较舒服一些。这种背包还易于物品的装填取用,并且能够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担。外架式背部通风性良好。总之,外架式背包比较适于长途走平坦道路的时候。
, 百拇医药
    内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约可以调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间。适用于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场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动。至此,双铝条、侧杆。背板,构成了目前登山包背负系统的骨骼。

    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目前背包常用的质料为“尼龙”及“Cordura”两种。帆布虽然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湿了不易干燥且重量较重,所以已经很少使用。尼龙布质量较轻,不会吸湿、发霉,干燥快,强度也不错,缺点是不耐磨且怕火。Cordura布也是一种合成尼龙布,但它在耐磨及强度上的表现比尼龙更好,同样也不会吸水、发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干燥快,但比尼龙稍重。

    包里包外

    登山包是否实用还有一部分取决于它结构的设计,主要有两点,一是登山包的外挂能力;二是登山包主舱的装添方式。在理论上,户外运动的装备要尽可能的放在包内,这样的装添使背负者更舒适,但如果装备较多或需要帮助其他队友分摊装备,背包的外挂能力就比较重要了。这是背包扩展性的一种重要体现,背包主舱的装添方式在传统上都是上端装添物品,但这种方式在很多环境并不方便,近年来,很多登山包作了正面开口的设计,给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点在登山包的选择上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百拇医药(山 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