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运动休闲》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078113
亦喜亦忧中国高尔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运动休闲》 2006年第3期
     2005年,中国内地高球界风光八面,世界级大赛一场接一场办,热闹非凡,且引起全球关注。这既令人惊喜,也令人担忧。

    先从“喜”字谈起。

    首先,欧洲PGA职业巡回赛五次进入中国,让许多内地球迷大呼过瘾。他们南下看海南岛TCL精英赛,又上京城观摩JWC高球精英赛,转进上海观看BMW亚洲公开赛,追随“老虎”齐集汇丰冠军赛后,再南下深圳中国公开赛为中国球员捧场加油。

    中国赛场受欧巡赛如此看重,不但令其他邻国和地区看得眼红,连高球故乡苏格兰也惊呼,他们承办的欧巡赛赛事数量不如中国大陆多。

    其二,世界级顶尖球员接踵而来,如世界排名前十的“老虎”伍兹、“黑珍珠”维杰辛、“逍遥客”俄宁·艾尔斯、“大鹅”雷迪夫·古森、“西班牙小子”加西亚、“小帅哥”亚当·史格特、八届欧洲奖金王蒙哥马利等名将都到内地献技。他们使内地球迷大开眼界,也彻底看到中国高尔夫与世界的差距。

    第三,比赛奖金一场高过一场,引入海外先进的赛事承办管理经验,也带动内地高球旅游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去年不但海外来华旅游打球人次增加,连国内参与高球休闲活动的人口也有明显增长。过去人们估计,在中国打球的人口约30至50万。现在有人认为,直接和间接涉足人数应在450万左右。

    然而,有喜必有忧。内地的高尔夫运动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很不均衡,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第一,职业赛事越办越多,奖金一场高过一场,大众却对这项高难度运动不了解,或有误解,认为可以一步登天。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职业比赛中。欧巡赛来华办重大比赛,中高协以东道主之便,推荐不少内地选手参赛.目的为了练兵。他们不能晋级原本是正常事情,但有不少球迷和高球工作者期望值太高,见状便唉声叹气,大骂自家选手不长进。殊不知中国内地职业选手只有近百人,若论打球实力,多数球员恐怕还达不到高球发达国家的顶级业余锦标赛选手水平。

    第二,为追求广告等商业利益,抢开高球电视节目,争创高球报章期刊,附庸风雅。由于缺乏专业从业人员,侵犯他人版权,互相抄袭剽窃现象,时有所见。

    第三,业余赛事经营规模越搞越豪华,奖品动辄豪华汽车、别墅洋房。这与《高尔夫规则》中“业余球员身份的规则(the Rules Of AmateurStatus)”精神正相反。按照定义:“业余高尔夫球员”是指不以报酬或赢利为目的,只是单纯作为运动打球的人。忽略了多数业余爱好者出于对运动喜爱而打球,而并不计较胜负、得失,只注重享受打球乐趣和过程。

    第四,高尔夫运动在内地还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俗称的“草根阶层”。现有的打球人口,多数停于初级阶段。他们对高球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多,尤其对《高尔夫规则》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了解。于是球场上违犯规则的情况屡屡发生,甚至在比赛中出现作弊,或无心违规现象。, http://www.100md.com(言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