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而果敢的战略家(1)
这是一家不乏商业传奇的制药企业。它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卓越的管理思维、辉煌的销售业绩,但一直以来,它却在低调中笃行发展创新,并数年如一日地履行着它的社会责任,它,就是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以生产心血管系统和抗感染药物而著称的股份制企业,现代制药在成立8年多来,销售收入保持了24%的复合增长率,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也保持在了20%左右。尤其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增长疲软,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其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2009年,现代制药再奏凯歌,其销售收入飙升至近12亿元,同比增长70%,从而令业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连续多年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也为现代制药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从而使其连续3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7年被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也为其颁发了“社会责任奖”。
在这一系列“光环”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谁是这家企业的“领路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在引导着这家企业走向辉煌?于是,周斌,这位国内医药科研院所里的央企高管,连同他所领导的现代制药一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 百拇医药
谦卑若愚的战略家
周斌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来到会议室,并且带来了十几本做好标识的各类参考资料和书籍,他还把要讲的内容提前一天制成了的图表,简单透彻、一目了然。这位与现代制药一起成长、具有强烈的创新与变革意识、谙熟国内外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并且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战略家,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内向而收敛——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接下来与我们聊起现代制药和企业战略管理时透出的果敢与自信。
何为战略家?就是能着眼全局、拥有极强的宏观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目光,并全面详细正确地制定战略方针,且合理分配使用所持有的力量与资源,从而引导并获得最终胜利的领导者。尽管周斌并不认为自己属于战略家,他甚至还幽默地诠释说:“你们的意思是,我的重要战略决策都是窝在家里想出来的咯?”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时至今日,“周斌”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现代制药的标志性符号,而他在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更使他当之无愧于“战略家”这一称谓。
, 百拇医药
在此之前,周斌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即使在现代当年顺利上市引起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之时,即使在公司成功转型并如火如茶发展之时,他的出镜率依然很低,永远只是不动声色地经受着业界一贯或欣赏或好奇的瞩目与猜测。
当被问到为何如此刻意地回避公众的关注?周斌坦言:“现代制药是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企业,现在取得的成绩不算什么,要走得更好更稳,高调并不合适。企业的资源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希望能把这些资源好好利用,专注到研发、管理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去,把事情做好了再谈其他。”而在采访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尽量回避对业内名声显赫的同行们进行评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每个企业家也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只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的战略就是成功的。”
周斌的故事绝对是一个穷家少年努力奋斗的经典励志版本。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他从小便受到了吴越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淳朴、勤奋、好学、创新的品质。因此,自1990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相继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研究员职称。在进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这所国家级的医药科研殿堂后,他先后担任了院信息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市场投资部部长,一个又一个的肯定使得年轻有为的他发展得如鱼得水,同时也彰显出他在战略管理方面具有的超人能力和睿智才干。
, 百拇医药
2002年,年仅34岁的周斌作为院长助理分管医工院的产业工作,并在随后被任命为副院长。6年后,已拥有院党委书记、院长身份的他领导了整个上海医工院,并出任其旗下的上市公司——现代制药的董事长。然而,此时这位年轻的战略家却仍然沉稳而收敛:“我只是埋头努力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别人的经验,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参考并借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毕竟,站在前人探索的道路上会有更开阔的眼界,这样也避免了很多弯路。”
对自己的总结,周斌永远是这样低调和谦虚,一如他的座右铭——好学若饥,谦卑若愚。而他的这一宝贵品质也成功地影响了现代制药的企业风格,从而形成了“专业、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本着在“高调中做药,低调中宣传”的一贯作风,只为创造出高品质而努力。
现代制药的崛起
作为国家重要的医药科研基地,上海医工院一直以历史悠久和成果众多而著称。因此,自1957年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这个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中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医药科研的领头羊。
, 百拇医药
然而,受传统管理体制所限,尽管研究硕果累累,医工院却总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从而无奈地扮演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角色。比如在1999年,太太制药以1100万元的价格成功转化了医工院的一项科研成果“意可贴”,随后,该成果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太太制药年销售额上亿元的“重量级”产品。而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说,我们是自己出钱培养了竞争者,又让竞争者反过来打败我们,这种逻辑听上去似乎很荒唐,但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对这一尴尬境况,周斌这样总结。然而,无奈之后便是深度的思考。这才发现,看似费解的问题其实并不深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更多用于科研后续开发的资金。那么,何不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用它来投入到开发中去?既然在科研成果上我们很有优势,那么只要把它转化成可销售的产品,就会有市场,企业就能可持续发展!”就这样,一个瞬间的思想火花,成就了现代制药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从此,在周斌等院领导班子的推动下,由上海医工院作为主发起人,以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首,联合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以“上市”为目标的高科技制药企业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即使在2003年“非典”最肆虐的时期,领导班子们还坚持在北京奔波,在太多的质疑不解和侧目以待中,冷静地斡旋于证券、金融等政府各个部门,不辞劳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6月16日,现代制药终于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以此实现了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最佳结合。两个月后,公司又通过控股河南商丘哈森药业有限公司补充和扩大了其水针剂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真正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运营轨道。
直到今天,许多老医工院人在谈论到现代制药时,都认为它能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成功上市不啻是个奇迹,因此,周斌在他们的眼里已被赋予了一抹传奇的色彩。而在周斌的心中,现代制药的上市更加坚定了他带领团队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信心,因此,虽然它成功锻造和, 百拇医药(周福铭)
作为以生产心血管系统和抗感染药物而著称的股份制企业,现代制药在成立8年多来,销售收入保持了24%的复合增长率,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也保持在了20%左右。尤其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增长疲软,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其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2009年,现代制药再奏凯歌,其销售收入飙升至近12亿元,同比增长70%,从而令业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连续多年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也为现代制药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从而使其连续3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7年被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也为其颁发了“社会责任奖”。
在这一系列“光环”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谁是这家企业的“领路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在引导着这家企业走向辉煌?于是,周斌,这位国内医药科研院所里的央企高管,连同他所领导的现代制药一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 百拇医药
谦卑若愚的战略家
周斌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来到会议室,并且带来了十几本做好标识的各类参考资料和书籍,他还把要讲的内容提前一天制成了的图表,简单透彻、一目了然。这位与现代制药一起成长、具有强烈的创新与变革意识、谙熟国内外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并且在战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战略家,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内向而收敛——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接下来与我们聊起现代制药和企业战略管理时透出的果敢与自信。
何为战略家?就是能着眼全局、拥有极强的宏观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目光,并全面详细正确地制定战略方针,且合理分配使用所持有的力量与资源,从而引导并获得最终胜利的领导者。尽管周斌并不认为自己属于战略家,他甚至还幽默地诠释说:“你们的意思是,我的重要战略决策都是窝在家里想出来的咯?”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时至今日,“周斌”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现代制药的标志性符号,而他在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更使他当之无愧于“战略家”这一称谓。
, 百拇医药
在此之前,周斌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即使在现代当年顺利上市引起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之时,即使在公司成功转型并如火如茶发展之时,他的出镜率依然很低,永远只是不动声色地经受着业界一贯或欣赏或好奇的瞩目与猜测。
当被问到为何如此刻意地回避公众的关注?周斌坦言:“现代制药是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企业,现在取得的成绩不算什么,要走得更好更稳,高调并不合适。企业的资源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希望能把这些资源好好利用,专注到研发、管理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去,把事情做好了再谈其他。”而在采访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尽量回避对业内名声显赫的同行们进行评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每个企业家也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只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的战略就是成功的。”
周斌的故事绝对是一个穷家少年努力奋斗的经典励志版本。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他从小便受到了吴越文化的熏陶,从而形成了淳朴、勤奋、好学、创新的品质。因此,自1990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相继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研究员职称。在进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这所国家级的医药科研殿堂后,他先后担任了院信息室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市场投资部部长,一个又一个的肯定使得年轻有为的他发展得如鱼得水,同时也彰显出他在战略管理方面具有的超人能力和睿智才干。
, 百拇医药
2002年,年仅34岁的周斌作为院长助理分管医工院的产业工作,并在随后被任命为副院长。6年后,已拥有院党委书记、院长身份的他领导了整个上海医工院,并出任其旗下的上市公司——现代制药的董事长。然而,此时这位年轻的战略家却仍然沉稳而收敛:“我只是埋头努力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别人的经验,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参考并借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毕竟,站在前人探索的道路上会有更开阔的眼界,这样也避免了很多弯路。”
对自己的总结,周斌永远是这样低调和谦虚,一如他的座右铭——好学若饥,谦卑若愚。而他的这一宝贵品质也成功地影响了现代制药的企业风格,从而形成了“专业、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本着在“高调中做药,低调中宣传”的一贯作风,只为创造出高品质而努力。
现代制药的崛起
作为国家重要的医药科研基地,上海医工院一直以历史悠久和成果众多而著称。因此,自1957年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这个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中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医药科研的领头羊。
, 百拇医药
然而,受传统管理体制所限,尽管研究硕果累累,医工院却总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从而无奈地扮演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角色。比如在1999年,太太制药以1100万元的价格成功转化了医工院的一项科研成果“意可贴”,随后,该成果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太太制药年销售额上亿元的“重量级”产品。而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说,我们是自己出钱培养了竞争者,又让竞争者反过来打败我们,这种逻辑听上去似乎很荒唐,但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对这一尴尬境况,周斌这样总结。然而,无奈之后便是深度的思考。这才发现,看似费解的问题其实并不深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更多用于科研后续开发的资金。那么,何不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用它来投入到开发中去?既然在科研成果上我们很有优势,那么只要把它转化成可销售的产品,就会有市场,企业就能可持续发展!”就这样,一个瞬间的思想火花,成就了现代制药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从此,在周斌等院领导班子的推动下,由上海医工院作为主发起人,以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首,联合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以“上市”为目标的高科技制药企业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即使在2003年“非典”最肆虐的时期,领导班子们还坚持在北京奔波,在太多的质疑不解和侧目以待中,冷静地斡旋于证券、金融等政府各个部门,不辞劳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6月16日,现代制药终于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以此实现了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最佳结合。两个月后,公司又通过控股河南商丘哈森药业有限公司补充和扩大了其水针剂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真正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运营轨道。
直到今天,许多老医工院人在谈论到现代制药时,都认为它能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成功上市不啻是个奇迹,因此,周斌在他们的眼里已被赋予了一抹传奇的色彩。而在周斌的心中,现代制药的上市更加坚定了他带领团队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信心,因此,虽然它成功锻造和, 百拇医药(周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