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688499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上海医药 2013年第12期
     2.1.1 调养精神

    养生,首重“调养精神”,又称“顺养情志”。古籍谓“心藏志则而行之,上下亲和,子孙无忧,皆欲顺调其志,血脉和调,故能久长”。中医将心理活动、脑功能称“心主神志”,包括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交活动中相互形成的社会关系,如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社会实践感知。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思想感情与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精神因素、情绪刺激可以引起气血津液、脏腑紊乱以至影响人体健康,中医病因学谓“内因”。精神预防调养措施包括心情舒畅、乐观向上,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激动等,可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2.1.2 调养体质

    中医学认为,皮肉筋骨脉、气血是人体体质形态与功能的重要体现。正常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正常的休息,有助于精力恢复和消除疲劳。两者是“精气”(营养素,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阴阳平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平衡)”的基础;反之,过劳、过逸则成为致病因素,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导致消耗与贮存不平衡而致病。因此,中医学提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将息得宜”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