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9年第23期
编号:13448498
十年艰苦创业 勇闯胰癌险峰(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上海医药》 2019年第23期
     当被问及坚持艰苦创业的动力源泉时,虞先濬毫不犹豫地回答——“情怀”。虞先濬是一位很有“情怀”的医生,他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与科室里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有过一个难忘的故事。他深切地爱护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把他们看作是科室最宝贵的财富,他坚信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宝贝。“既然在这个历史时间点,我们走上了创业的这条道路,就要把它做好,努力成就一番事业!”他常常这样激励周围的同事,同时也把这个信念深深注入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要占领学术高地,拥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很重要,因此很多研究机构都创办了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以此为引领,推动学术交流和进步。但创办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并不容易,虞先濬就想出了“借鸡生蛋”的好辦法。2013年,接受ELSEVIER出版集团邀请,组建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ancer Letters》的中国上海编辑部,负责大中华地区的审稿工作,此举开创了国际主流杂志定址于国内单位的先河。这项工作让科室的医生每年有将近2 000篇稿件的审稿任务,通过这些审稿工作,大大提升了科室的专业能力。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建立中国编辑部,也让中国医生参与国际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 http://www.100md.com
    在虞先濬看来,中国的医生不少,病人更多,很多医生的诊疗技术非常优秀,甚至有些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是为什么临床使用的“指南”基本都是外国人制定的?为什么在国际学术讲坛上听不到来自中国的权威声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我们很多临床数据是分散的、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虽然看起来有很多临床数据,但如果要想把它体系化地进行整理分析,就会发现可使用的数据其实非常少。”

    认识到问题往往不难,但想要解决问题却十分不容易。“就是因为不好做,所以才很少有人愿意做,”虞先濬坦言,“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中国的医生就永远不会在世界有话语权!”如何做?首先,要承认差距,转换思维,不能总抱着固有的思维定式,不能总是强调个人经验;其次,要有一定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支撑,摒弃一些不好的习惯,敢于给自己“革命”;另外,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和组织系统,有支撑、有监督,这样才能让研究更加深入人心,让研究变成习惯、变得简单。

    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发明了“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新方法,将术后胰瘘率从15%(国际平均水平)下降至7%,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创新运用刮吸锐性解剖清扫法,不仅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而且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时间缩短近50%;通过血清肿瘤标志物,甄别胰腺癌“手术不获益”亚群,施行术前个体化干预,明显提高了手术有效性;发现胰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增殖、淋巴转移的特性,改变国际分期,提出“上海复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统”,指导临床决策;建立了基于间质比例的胰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策略,实现个体化化疗。

    同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胰腺癌淋巴转移的特性规律,代表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撰写了《胰腺癌淋巴转移诊治进展与处理规范》,被业界广泛采纳,指导临床实践。2018年,受中国抗癌协会委托,虞先濬牵头执笔编写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该指南已在全国推广,并在多家海外杂志上进行介绍,让“上海版”胰腺癌诊治指南发出“中国好声音”!, 百拇医药(肇晖)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