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881968
社区Ⅱ型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5期
社区Ⅱ型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运用知识指导、随访、组织患者交流对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38例对照组进行配合治疗和血糖控制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能积极配合治疗,血糖控制平稳,治疗效果较对照组理想。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可以消除影响疾病的不良行为,提高使用药物的依从性,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5-0151-02

    Ⅱ型糖尿病(NIDDM)是一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慢性疾病,早期提倡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或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此类病人一般不须住院。可是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会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引起眼、神经、心血管、肾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社区糖尿病人的教育和心理护理就优为重要,本人对社区Ⅱ型糖尿病的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1 门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6年7月-2008年7月内分泌科诊治Ⅱ型糖尿病患者148理,年龄48-75岁。随机选其中43例(29.1%)门诊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进行跟踪护理。选其中38例(25.7%)门诊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情调查。其年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饮食状况、治疗一般情况、病后血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调查和护理期限为2年,比较内容为配合治疗情况和血糖控制水平。

    1.2 心理护理方法: ①门诊指导:对实验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糖尿病知识讲解,从发病原因、病程、用药注意事项、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等多方面灌输有关知识,使患者对糖尿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对照组仅告知病情和指导用药及注意事项。②随访:实验组每周随访2次,与患者谈心,了解治疗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对照组每15天收集信息一次。③组织糖尿病患者交流:每月组织实验组患者召开座谈会一次,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治疗心得,互相安慰和鼓励,更进一步坚定治疗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确诊初期的心理护理:患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由于对疾病了解不够,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表现为焦虑、烦躁、恐惧、悲观失望,甚至不能接受现实。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观察和有关信息的收集;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建议家属认真对待并参与到治疗活动中。通过教育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然尚不能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2.2 饮食控制期间的心理护理:对症状较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医务人员建议首先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期间护理人员首先应讲解清楚:(1)控制饮食的方法:①进食量的控制,②食物种类的控制。(2)适量运动的必要性:①必须做一定的运动;②运动要适量。通过亲切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案例讲述,使患者相信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需要,要有信心和毅力。6例患者在护理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2.3 口服药物期间的心理护理通过饮食不能控制的糖尿病人,心理压力非常大,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终生服用药物产生恐惧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工作更应该到位:(1)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讲述糖尿病并不可怕及治疗的前景。(2)组织较近的几位糖尿病患者在一起座谈,交流治疗经验,讲述治疗体会,互相鼓励,互通信息。(3)讲解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血糖的监测,药品的选择。(4)注意防治低血糖:①低血糖的表现:如头疼、多汗、脉细速等;②低血糖的防治:患者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等食物,以备及时服用。通过上述活动让患者消除消极态度,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并避免因信心不足而乱用药物的现象。

    2.4 病情稳定后的心理护理:连续三个月以上血糖监测正常的患者,容易产生疾病已痊愈的错误心理,对治疗开始不重视,有的甚至不再控制饮食和停止用药,极易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给予纠正,督促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告知血糖不稳的危险性,必要时举例警示,使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理念。

    3 结果

    3.1两组糖尿病患者配合治疗的情况分析(表1)。

    结果显示,合理运用心理护理对社区Ⅱ型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效果良好,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分析

    4.1 心理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遵医行为是指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病人的行为与医生处理方法相符合的程度,糖尿病人只有很好的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病,并发症出现缓慢,使患者在短期内看不到疾病的严重后果,同时,病程较长极易使患者产生懈怠心理,容易放纵自己。通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有关饮食调理、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一系列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提高遵医行为。

    4.2 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药物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科学用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尿糖,并且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但是部分患者害怕长期用药药物的副作用,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偶尔停1-2次或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影响,结果使血糖控制不稳,甚至各种并发症提前出现。因此,心理护理时要强调,患者不能随意减量、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品种,使糖尿病患者明确所用降糖药的种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正确服药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4.3 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变社区患者的不良行为:糖尿病与人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抽烟、饮酒、紧张、不当膳食和缺少体力活动,同时也与生物因素:如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职业危害等有关,因糖尿病目前缺乏根治手段,可通过开展三级预防工作即:①开展糖尿病预防知识教育,预防发病。②从高危人群中筛选无症状者,进行早期治疗。③积极控制患者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可以降低发病率,即使发病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完全能在较长时间远离并发症。因此通过心理护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社区糖尿病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远离危害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糖尿病致残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范丽云.我国糖尿病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5-56

    [2] 李风云.糖尿病教育对并发症的影响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10(4):1735-1736

    [3] 王广霞.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973

    [4] 李华.社区糖尿病教育的新进展[J]. 现代护理,2004,10(4):365-366, 百拇医药(陈利巧 张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