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52984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59KB,1页)。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091-01

    进展性脑梗死占缺血性脑梗死约26%~43%,本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由于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因素复杂,目前对进展性脑梗死尚缺乏特异性疗法。我院于2006年08月~2008年09月对78例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择:7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入选条件:①发病在72h内;②有明确肢体瘫痪,肌力0~4级;③首次发病或既往患脑卒中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④入院时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并排除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⑤无活动性溃疡,出血性疾病;⑥凝血功能检测正常。

    1.2临床资料:72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40~76岁,平均67岁。对照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42~75岁,平均68岁。2组年龄、性别、病情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2组均依病情适当给予脱水剂、脑保护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2次/d皮下注射,连用7d。疏血通针6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2次/d皮下注射,连用7d。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

    1.4疗效评定:根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临床疗效为:①基本治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程度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

    1.5统计学方法: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相比(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皮下瘀斑2例,均未处理,不影响疗程,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未

    见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加重或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主要机制是血栓扩展或新血栓形成,由于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和严格的例选择,对于发病超过6h,但病情在进展者,给予大量尿激酶溶栓治,因易发生严重的颅内出血而不能得到推广。此时抗凝抗血栓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疏血通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水蛭素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断凝血酶的蛋白水解功能,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进一步血瘀反应,抑制受凝血酶刺激的血小板释放作用,并使凝血酶与血小板的结合分离,水蛭素还具有抗血栓形成,活化纤溶系统作用,蚓激酶可以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又可激活纤溶酶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产生抗凝纤溶作用,改善血流。疏血通作用缓和,避免了出现(纠之过当)出血的不良反应,还可避免形成脑组织再灌注损伤,该药要尽早应用,以免影响疗效。低分子肝素钙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具有明显抗Xa因子活性作用,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影响较小,治疗剂量下出血几率较小,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作用主要通过:①抑制各种凝血因子活性;②与血管壁相互作用,使具有抗栓作用的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③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流动,产生抗凝及抗栓作用。脑梗死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扩大,促进血栓溶解及血管再通,改善侧支循环,抢救缺血半暗区,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5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