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79252
自拟喘化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35例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9期
自拟喘化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35例

     【摘要】目的:应用自拟喘化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西药和加服中药喘化汤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77.14%,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喘化汤治疗肺炎喘嗽疗效确切。

    【关键词】喘化汤;中西结合治疗;肺炎喘嗽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147-01

    肺炎喘嗽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病多见于三岁以前的小儿尤以一岁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其特征为具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和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本病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多为散发性,病源为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由于呼吸道的痉挛性梗阻,患儿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肺炎喘嗽多由外邪犯肺,邪壅肺气而见发热,咳嗽气喘,鼻煽为主症的疾病。属于西医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迁延性肺炎。笔者在临床应用自拟喘化汤中西结合治疗肺炎喘嗽35例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病例来源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患儿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0d~3岁,平均48d,轻症25例,重症1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d~3岁,平均48d,轻症27例,重症8例。两组患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加服中药喘化汤,其组成:麻黄6g,射干6g,细辛1.5g,法夏4g,陈皮8g,胆星4g,葶苈子4g,茯苓8g,白果4g,川芎6g上方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每日服2~3次;~6个月者每次服5~10ml,<1岁者每次服15~20ml,>1岁者每次服20~30ml,连用5至10d。本方主治风寒闭肺。临床可随症加减,如热甚可去细辛加石膏、黄芩、栀子;咳嗽甚可加瓜壳、紫菀、冬花;口唇发绀可加当归、丹参;喘甚可加地龙、僵蚕等。
, 百拇医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罗音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血象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5~7d后,两组治疗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4 讨论

    肺炎喘嗽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2,3],相当一部分患儿并发细菌感染,两者相互影响,致病程迁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鸣及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4],治疗关键在于及时缓解咳喘症状及呼吸困难。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源于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喂养不当、调护失宜、不耐风寒、失治误治而致卫外不固邪毒留伏,闭阻于肺,水道通调失职,聚湿为痰,痰涎壅肺,肺失宣降而成。本方中麻黄能解痉平喘,为开肺平喘之第一要药,葶苈子肃降肺气,泄水遂痰,兼走大肠,使水湿痰气从大便而去。法夏、陈皮、胆星、茯苓燥湿化痰,健脾利水。细辛温肺化饮而能镇咳。白果平喘,射干苦寒清热,对寒证发热病具有特殊作用。川芎活血化瘀,促进肺部血液循环。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平喘,温阳利水之功。处方组成符合肺炎喘嗽治疗原则,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有明显疗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2] 王峥.毛支炎诊治和预防进展[I].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3.3:127

    [3] 王慕狄.儿科[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2-28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

    作者单位:621100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 百拇医药(金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