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10期
编号:11878296
试论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27-02

    “治未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提出的预防医学观点,虽其距今时代久远,但其在治病、治国、治事、治人上的科学见解,使后人不得不折服其思维的正确、科学,为后学者提供了永无止境的科学实践课题。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经文所谓“圣人”,实际上是指高明聪慧的医生;所谓“治未病”,就是说中医注重的是未病先防,未雨绸缪,把预防、保健、养生、防病放在首位。这是我们的祖先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空前绝后的预防为主的科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含义深刻、意义重大。下面试就“治未病”的含义及历史影响作一初探:

    1 “治未病”的含义

    在中医防病治病理论体系中,“治未病”的思想实际上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治未病”只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二个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知、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笔者倾向于三个方面的论点)。这一理论一直指导着后学,汉代以降,代有发挥,如唐•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含着先哲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科学观点。

    1.1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注重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也。只有时刻想到并教育他人做好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圣人”和“上工”。未病先防,治在病先,这就是中医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所在,是中医对预防为主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所以,可以说“治未病”是我们中华民族原创学说之精髓。

    1.2 既病防变:是指在患病以后,注重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处理,同时扶正祛邪,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