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1296
心肌保护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张年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525KB,2页)。

     【摘要】目的:了解心肌保护的临床方法,探讨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和低温冷停跳法在心肌保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随机选择的需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各10例。A组:实施晶体心脏停搏液法;B组:实施低温冷停跳法。检测血液中的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然后比较两组的cTnI、CK、MB和CK-MB。结果:A、B两组相较,CK和CK-MB在术后4h、24h和72h差异总体上比较显著,P<0.05,两组间其余项相较则不显著,P>0.05。结论: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对心肌保护较之低温冷停跳法更安全,更有效。

    【关键词】晶体心脏停搏液;低温冷停跳;心肌保护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0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95-02

    心肌保护方法多以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和低温冷停跳法较为常用,近些年来,心肌保护方法开始越来越接近心脏的生理状态,[1]使得心肌的保护变得更为安全,有效。本文讨论了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和低温冷停跳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了自2007年以来的我院实施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45.8岁。

    1.2方法:将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A组:实施晶体心脏停搏液法;B组:实施低温冷停跳法。检测血液中的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然后比较两组的cTnI、CK、MB和CK-MB。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

    1.2.1心肌保护方法:A组:在体外循环降温后,阻断主动脉,并进行4℃晶体液主动脉根部灌注,鼻咽温度在26-28℃,心脏停跳后经隔路置换二尖瓣,然后放开阻断钳,开放主动脉,心跳及循环稳定后即可停机。[2]

    B组:使用标准4℃圣·托马斯冷晶体液,其镁离子浓度为24mol/L。从主动脉根部灌入,剂量为10-15ml/kg,以后每隔20min,以5-7.5ml/kg的冷液追加。[3]

    1.2.2检测方法:对麻醉后10min,术后4h、24h、48h及72h五个时段的静脉血测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值。[4]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两组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值使用X2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cTnI、CK、MB和CK-MB的值(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组相较,cTnI和MB在术后4h到72h差异不显著,P>0.05。CK和CK-MB在术后4h、24h和72h后差异总体上比较显著,P<0.05。

    表1两组静脉血指标比较

    3.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开放动脉后,CK、和CK-MB术后4h、24h、72h的值均有显著的差异,其说明两组都有心肌损伤的情况出现,但A组较之B组其损伤程度要低得多,而且从数据上显示,A、B两组的cTnI和MB没有显著差异。在现实的条件下,二尖瓣置换手术对心肌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5]。但本文的研究显示,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和低温冷停跳法相比,其损伤的程度更低。这是因为晶体心脏停搏液法是在钾离子晶体保护液中进行的,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高镁而造成的更为严重的血液理化特征的变化,尤其是避免了低温心肌晶体保护液中高镁及细胞酸中毒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心肌保护上,晶体心脏停搏液法是比低温冷停跳法更优的。因为钾离子对心脏细胞的不良作用要比镁离子低,也更为安全。

    在毒性和不良反应都比较小的晶体心脏停搏液法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能保证接近正常的有氧代谢,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其温差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更高毒性的高镁及细胞酸中毒的不良影响。因此,晶体心脏停搏液法对心肌保护较之低温冷停跳法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