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5
编号:13699588
左乙拉西坦逃避P—糖蛋白的药理学机制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郑兴珍 武士京 夏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2.2基因型检测结果的判读 所有受试者PCR扩增产物均为231bp,如图2所示,经Dpn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共检出两个片段CC型等位基因,分别为163与68 bp;3个片断CT型等位基因231、163和68bp;单个片断TT型等位基因,为231bp。

    2.3左乙拉西坦疗效评价 如表2显示,16w治疗期内,两组CC基因型受试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3,P=0.042)。其中,左乙拉西坦治疗组9例患者中1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3例显效,2例有效,发作减少50%的有效率为6/9;安慰剂组7例中仅1例有效,发作减少50%的有效率为1/7。提示,左乙拉西坦作为抗癫痫药物的添加治疗CC基因型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良好。

    3 讨论

    P-糖蛋白是与ATP结合的超家族蛋白质之一,编码P-糖蛋白的MDR1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26号外显子的(C至T)3435,基因多态性为CC型(胞嘧啶-胞嘧啶)、CT型(胞嘧啶-胸腺嘧啶)和TT型(胸腺嘧啶-胸腺嘧啶)3种基因类型,其中CC型基因的增量调节可导致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1],从而造成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的耐药性。已经研究显示[2~3],难治性癫痫患者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面均高度表达P-糖蛋白,它通过分解ATP而提供能量将抗癫痫药物泵入血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