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5
编号:13700092
更昔洛韦治疗56例疼痛明显的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李晓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具有明显疼痛感的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注射治疗,观察疗效。方法 将5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0.5g/d静脉滴注,疗程7d)和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0.5g/次,静脉滴注,2次/d,疗程7d)。观察患者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上,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迅速,疗程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尤其在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有着阿昔洛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更昔洛是治疗疼痛明显的带状疱疹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神经痛;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复发性感染。人是VZV的唯一宿主。VZV具有亲神经性,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体虚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临床上以簇集性小水疱呈带状排列,沿周围神经走向呈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终呈痂壳,1~2w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