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筛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膜腔镜手术患者350例,年龄≥18岁,ASA分级1级或Ⅱ级,手术类型为普外科或妇科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术毕或术后第1w是否发生,将其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合并疾病、手术体位、气腹针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气腹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的危险因素。结果 350例患者中8例因手术原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1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 h、气腹压≥20mmHg、头高脚低位为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间≥4 h、气腹压≥20mmHg、头高脚低位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腹腔镜;并发症;危险因素
腹腔镜手术因其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普外科或妇科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其可能导致肺栓塞,致死率极高。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筛选筛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拟筛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50例,年龄≥18岁,ASA分级1级或Ⅱ级,性别不限,肝肾和神经系统功能未见异常,无药物过敏史,术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医学信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