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8
编号:13698184
不同年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6日 张海锋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对抗凝治疗应用在不同年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97例,按照年龄分布将其划分为老年组(50例)和非老年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凝血指标改变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老年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8.0%,非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4%,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并发症调查统计中,老年组患者共有4例(8.0%)出现合并出血,经颅脑CT诊断后确诊为脑出血,非老年组患者中未发现有明显出血并发症;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都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来说,非老年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溶栓后与溶栓前相比下降比较明显,组与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老年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非老年组肺栓塞患者在抗凝治疗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凝血指标改善明显优于老年组,在肺栓塞患者的溶栓治疗疗效判断中,年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大面积肺栓塞;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临床对比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简称PE)是一种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紫铜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疾病和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它具有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特异性低、早期难检的特点[1]。本文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97例,按照年龄分布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不同年龄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具体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97例。所有患者在到医院治疗之前的用药时间距离本次发病时间<14d,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均有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痰中带血、晕厥等,经CT扫描、超声、心电图检查诊断结果均确诊为P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